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年代旧事:逃饥荒历艰险,遭诈骗后梦方醒(36)

2022-09-28 17:19:16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郑发闹陪都,于是,他领着韩子栋又走过两条街,让韩子栋化名于志民,介绍到一家旅馆去干杂工。旅馆老板索要韩子栋的证件,郑发瞪着眼睛说:怎么,信不过俺?你

郑发闹陪都

于是,他领着韩子栋又走过两条街,让韩子栋化名“于志民”,介绍到一家旅馆去干杂工。旅馆老板索要韩子栋的证件,郑发瞪着眼睛说:“怎么,信不过俺?你去把合约拿来,俺签字画押保。”郑发如此说,旅馆老板也就认了。

在郑发的推荐下,既无证件又无铺保的老地下党员韩子栋得以在许昌落脚,躲过了国民党军警的通缉。同年10月初,当解放军发动新一轮进攻时,韩子栋趁国统区混乱不堪,越过战线,安抵解放区,找到党组织。

1948年5月,贫困潦倒的郑发第二次去南京求助。到了南京,他住在糯米巷,那里是河南同乡会馆,郜子举虽然早已离职不再担任会长,但会馆中的人多少听说过郑发其人,同意留他住下。

南京城骚动不安。在闹市区新街口的那一边,往中华门去的马路上,一群民众正在汇合,像不断上涨的潮水。青年学生人数最多,他们又是演说,又是鼓动,情绪激昂。警卫和警察封锁了道路,并用警车和消防车筑起一道“闸门”,准备阻拦上涨的潮水。突然响起一阵欢呼声,只见有个学生爬上高楼的屋顶,顺风撒下大沓大沓的传单,犹如白蝴蝶在空中飞舞。惊天动地的口号声也随之迸发。

“反迫害,要民主!”

“反饥饿,要吃饭!”

警卫和警察十分恼怒,有的朝天鸣枪,有的开启消防车上的高压水龙,对准人群横扫过去。示威者们被迫往后退,但那口号声却愈加响亮。

郑发看得发呆,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在解放战争胜利发展形势的鼓舞下,在中共的领导和影响下,国统区民主运动风起云涌,极大地冲击着国民党摇摇欲坠的统治。当局为粉饰独裁,标榜假民主,于3月至5月在南京召开“行宪国大”,推选蒋介石为总统,李宗仁为副总统,表示要“还政于民”,实则加强集权专制。他们这种倒行逆施,激起民众公愤,故而游行示威不断。

总统府大门前布满荷枪实弹的士兵,一辆黄褐色装甲车时停时走,阴森恐怖。

郑发穿着过时的旧军服,上面有老鼠留下的齿痕,手里拿着一柄掉色的雨伞,走在县城不扎眼,站在总统府前,活像是个乞丐。

“站住!”卫兵发出警告,“中枢办公要地,外人不得擅入!”

“俺要求见蒋总统。”郑发老老实实地站住,手里摇着大信封。他的盘缠有限,满打满算只能在南京住一周,等不了了。

卫兵班长走过来,闻到一股异味,反感地皱皱眉头,收下郑发递交的一封信。那一天是1948年5月23日。

信中写道:

大总统钧鉴:

敬上者,窃郑发,年六十四岁,原籍河南许昌灵沟镇人。与总座同学,别后数十年始终不克一晤,至三十五年发奔至南京,蒙总座派吴秘书长鼎昌召见,心感莫忘。发今再来京,因许昌共军扰乱,寻获郑发等语,迫不得已,发不顾生死,星夜奔南京,以避危险。专呈一函,恳求总座恩准召见,以解数十年渴望。幸得一见,感戴之至。

相关阅读

  • 故事会:一箭双雕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吴女恨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河中救人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