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旧事:逃饥荒历艰险,遭诈骗后梦方醒(37)
郑发闹陪都
肃此敬请
郑发鞠躬
五月二十三日
郑发满怀希望。蒋介石帮过他两次忙,这次肯定也会帮忙。等拿到钱,先在县城买幢大房子,全家人下馆子吃顿好的,买几件好衣服……
郑发想入非非,喜滋滋地回到糯米巷河南会馆,做了个好梦。在梦中,他梦见自己衣锦还乡,抵押出去的棺材又赎回来了。
第一天没动静。
第二天也无人来请他。
第三天傍晚,可怜的郑发仍在春雨潇潇的街头踯躅。他的千层底布鞋踏在泥浆上,噼啪直响。一辆辆小车驶离了总统府,一间间办公室熄灭了灯光,固执的卫兵仍不放他进门去。他又哭又闹,结果以“妨碍社会治安”的罪名被逮捕,关进警察局受审讯。
他有许昌县政府开的证明,排除了搞暴动的嫌疑,加上警察局人满为患,次日便被踢出门来。他怀着最后一线希望去总统府打听,值班人员答复说信件已转交,并无批复,宜早还乡。
被关怕了的郑发终于明白,大总统抛弃了他。
中央银行有那么多金银,百货公司有那么多服装,粮库里有成千上万吨粮食,下关码头运来数不清的牲口,可是,没有一分一毫东西是为他这个满手老茧的农民准备的。
蒋介石不是他的三弟,因为这个人不关心民间疾苦,不管劳苦大众的死活。这个人将千里沃野变作沙场,将精壮劳力抽调到前线打仗,闹得国无宁日。这个人曾在抗战期间许诺,说日后会有土地和牛羊,会有漂亮的衣服、丰富的食品,会实现孙中山的《建国大纲》。但是过去这么多年,日本鬼子也被赶走了,老百姓的日子还是如此艰难,从前能买一头牛的钱,现在只能买一根针。
是的,蒋介石不是他的三弟,他们不是一家人,本来就该各走各的路。
对着神气活现的总统府,郑发吐了一口黏糊糊的痰。去***的“刮民党”,俺老汉不稀罕!
他回到老家,凭着自己的劳动种田谋生,好不容易熬过物价飞涨的惊涛骇浪。
1949年夏,河南全省解放。在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中,家产荡然无存的郑发被划为中农成分。因担心受株连,他矢口否认与蒋介石的关系,也拒不承认自己曾到重庆、南京找过蒋介石。他的确是苦出身,农民协会拿他没法,该分的东西还得分给他,使之能自食其力。
不料到了“镇反”运动期间,有人举报郑发,工作组长带着两个干部上门,亲自询问郑发:“郑老汉,你跟蒋介石是啥关系?国民政府为啥优待你?”
郑发的回答非常肯定:“蒋介石么?听是听说过,但俺跟他从不搭界,俺是苦出身。啥优待?如果坐牢也算优待,麻烦你们三位去试试吧。”
工作组长翻开小本本继续提问:“据群众揭发,你每次去找蒋介石,国民党都给你一大笔钱,你把那些钱藏到啥地方去了?”
相关阅读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