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年代旧事:逃饥荒历艰险,遭诈骗后梦方醒(5)

2022-09-28 17:19:16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郑发闹陪都,车过灵宝,听见北面日军的炮击。车过潼关,又有人上车来检查证件。车到西安,不准难民入城,城外设有粥厂,每天免费供应两次稀粥,灾民排成长龙。

郑发闹陪都

车过灵宝,听见北面日军的炮击。车过潼关,又有人上车来检查证件。车到西安,不准难民入城,城外设有粥厂,每天免费供应两次稀粥,灾民排成长龙。南下宝鸡的火车不再免票,郑发买到车票,挤进车厢,里面已少有立足之地,更别说座位了。他吃惯了苦头,逆来顺受,就立在人堆里,困急了站着打个盹儿,饿急了啃几口干粮。

到宝鸡没有南下的铁路,要搭乘烧木炭的汽车去成都。川陕公路山高路险,极不安全,经常发生事故。尽管如此,班车还是次次爆满,常常超载。汽车的煤气管漏气,就用黄泥巴来敷,用绳子来捆。上坡时煤气不足,就用手摇鼓风机加劲送风助燃。当时的乘车人曾对木炭车编了一首歌谣:“一去二三里,抛锚四五回,修理六七次,八九十人推。”

车到成都,又要转车才能到重庆。风尘仆仆,一路艰辛,这憨厚的汉子在路途中吃了多少苦,天知地知自己知。

郑发颠沛流离一个多月,好不容易到了大后方,随着人流步出汽车站,小心翼翼地从褂子里探出头来,环顾着繁华的重庆城。只见车水马龙,令他目不暇接。

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还是先找个旅店住下再说。

郑发把手悄悄伸进夹袍左胸位置上,摸到剩下的四块银元,不觉松了一口气。他在路口附近转来转去,找到一家小客栈,放下了自己的行囊。

但是当客栈的伙计问他包不包饭吃时,他咬紧牙关说:“不用,俺自个儿去下菜馆。”他的每一枚铜板都有严格的预算,在他从河南带来的干馍馍没啃完之前,他什么饭都不吃。

“随你的便,客官。”客栈的伙计说过这话,便走到客房那边,长声吆喝道,“楼上的客,楼下的客,大家听我说:要屙屎,有草纸,莫要扯我的篾笆子;要屙尿,有夜壶,莫要在床上画地图。”

睡过一夜,郑发有点儿精神了,跑到街头去闲逛。不少公教单位的墙上都挂有蒋介石的画像,似乎这个人近在咫尺。然而,当他去打听委员长住在哪里时,谁也讲不清。人家反问他为啥要找委员长,他也守口如瓶,不愿回答。

陪都物价飞涨,短短几天,郑发便花掉了一块银元,坐吃山空,他不禁深感恐慌,便托人介绍到佛图关李家花园去打零工,聊以维生。

主人家见他身板结实,同意收留他打杂,讲明是包吃住,每月另给两块银元作零用。

无非是干点儿力气活,那是他的老本行。郑发在心里盘算着,这么说干上十个月就能挣二十块钱,赎回他心爱的小毛驴……

“喂,你好歹开个腔,到底肯不肯干?”主人家不耐烦了。

“中!中!俺愿意干。”郑发喜上眉梢,忙不迭答应道。

一大早下河去挑两次水,这是主人家对郑发的照顾,年轻的佣人要去三趟。从佛图关下到嘉陵江边,少说也有八百个台阶,重庆的坡坡坎坎厉害,草鞋不经穿,他索性打光脚。挑完水后才能喝几碗红苕稀饭,然后就去堂前当听用,劈柴担煤,除了脏和累就没别的了。好在城里人讲究过礼拜天,主人家开恩放一天假,伙计们可以上街洗澡理发,顺便到小酒馆去喝几口豆豆酒。

相关阅读

  • 故事会:一箭双雕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吴女恨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河中救人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