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年代旧事:逃饥荒历艰险,遭诈骗后梦方醒(6)

2022-09-28 17:19:16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郑发闹陪都,远离了灾荒饥馑,要说过日子倒也将就,但只要一想到老婆孩子还在老家等消息,留给她们的生活费即将告罄,郑发就暗暗着急。因此但凡得假,他必外出

郑发闹陪都

远离了灾荒饥馑,要说过日子倒也将就,但只要一想到老婆孩子还在老家等消息,留给她们的生活费即将告罄,郑发就暗暗着急。因此但凡得假,他必外出打探消息。

四川人有个嗜好,喜欢坐茶馆摆龙门阵,一坐就是大半天。别看那些低矮的茶棚茶寮终年烟熏火燎,却因茶客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乃是各种社会消息的最佳来源。什么张家长、李家短、高某受贿、罗某收监,众多茶客均可从头道来,所以那时陪都各报的记者都有坐茶馆的习惯,竖起耳朵捕捉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离佛图关不远的王家坡就有这么一个小茶馆,在那里出入的,多为公教机关的小职员或要去成都的小商贩。郑发为了探听消息,常来这里坐坐。他的河南腔引人注目,又专爱打听委员长的行踪,久而久之,众人都拿他当疯子,懒得去搭理他。

时令靠近初夏,素有“火炉”之称的重庆热浪袭人,茶客们缩在背阴的土屋里喝着劣茶,啃着烧饼当午饭,嘴里说些不咸不淡的话。一个衣衫不整的报童进来兜售当天的报纸,那上面刊有醒目的大标题——《中美签署租借协定》。

茶馆里立时喧哗起来,茶客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有位老者说:“这一来有点儿底气了,前几年美国人搞啥子‘中立,不支援中国,现在与我们签订协议,多少要送点儿武器、物资什么的。”

当教员的吴老师跳起来,激愤地说:“不是送,是租借,要用中国的土地去偿还的!再说美国把主力放在欧洲,之后才会考虑中国战区的事情。要打败日本鬼子,主要还是靠咱们中国人自己!”

要去成都做生意的王二娃唉声叹气地说:“成都遭轰炸,交易市场搬来搬去,老买主不好找。我去罗汉寺抽签,解签的和尚说我有血光之灾,要我往南去,一直到海边,方可转运。南边不就是广西、广东地界么?但都被日军占領了,我去岂不是自讨苦吃,怎么转运?唉,流年不利呀。”

座中另一人接嘴道:“老兄,你这样说不对。现在盟军参战,局势想来会有变化,咬着牙关挺住,大不可先自气馁。”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枯坐其间的郑发冷眼旁观,见那人穿一套邮政制服,估计是个邮差,灵机一动,坐过去攀话道:“这位大兄弟好面善,俺斗胆动问一声,你是不是在邮局发财?”

那人转过头来应道:“不错,本人是在东川邮局当差,送信的,谈不上发财不发财。”

郑发眼睛一亮,掏出一盒自己平日舍不得吸的“红炮台”去敬邮差,随后又开言道:“先生常去各衙门走动,可知道蒋委员长的办公地点?”

邮差吃了一惊,狐疑地打量着郑发,道:“你问这个做啥?”

“俺专程从河南来,有要事向委员长禀报。”

相关阅读

  • 故事会:一箭双雕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吴女恨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河中救人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