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奇故事:红袖娇颜,盖世英豪,多情总被无情恼(20)
木盒奇冤
张玉于这几人一概不知,听得一头雾水。
鬼之道又道:“可是这样一道密令,又怎会交给你父亲去写呢?我深为不解,便去查知当初让你父亲做木盒的那位官爷的名姓。我到保定你父亲曾经居住的地方——涿州府,查知时任知府乃龚阴业。料来你父亲所说的那位官爷,便是这龚阴业了。那龚知府头脑既活,必然是个左右逢源,不愿在一棵树上吊死之人。而当时光绪帝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组成的帝党想要变法维新,巩固帝位,与慈禧太后、诸位大臣组成的后党各有利益,势成水火。其时袁世凯重权在握,左右观望。国内义和拳拳匪又四处闹事,纷扰不安。若你是那龚知府,便要怎样?”
张玉虽刚十歲,但自小历经磨难,心思已颇为缜密,想了一想,道:“当此时,便是帮了哪一方,都难免杀身之祸。不过如果帮对了,又可青云直上。”
鬼之道道:“对啊!这位龚知府便想出了一个法子,那就是做墙头草,谁都帮。”
张玉奇道:“谁都帮?那岂不是要帮出乱子?”
鬼之道道:“这种事,忠直之士自然不肯为,愚笨之人必然不能为。那龚知府既非忠直之士,又非愚笨之人,当然可以为得。他一边取得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的信任,一面又巴结慈禧太后,与袁世凯、义和拳众人也都有联络。”
张玉听得世上居然还有如此之人,一张嘴张开来,不敢相信。
鬼之道续道:“在这种局势之下,有龚知府想法的人,也必不在少数。那康、梁、谭等人虽有一腔报国热情,无奈书生意气,涉世未深,轻信了袁世凯,以为袁世凯可以为己所用,既得了光绪帝的密令,便要派谭嗣同将此密令送与袁世凯,以成大事。可是密令如何才能安全携带进袁世凯府第,便是一个难题。那龚知府定是得知了此事,想要在谭嗣同面前立功,自告奋勇将此事接了下来。他又知道你父亲木工手艺高超,想到若是将这道密旨藏于木盒之内,定然不会引人注意,即使搜查,也是难以发现。谭嗣同见此法妥当,又恐龚知府泄露机密,便将密旨写成暗语,交与龚知府。龚知府拿了暗语写就的密旨,便去请你父亲连夜制作文房四宝木盒,以便使谭嗣同拿了这个木盒混入袁世凯府邸。你父亲得了这篇文理不通的文章,定然是不明所以,傻乎乎地让工匠日夜赶工,做成木盒。刻字一节,我推思你父亲必不敢让工匠去刻,应是自己操刀。”
张玉道:“正是。我记得那时夜里父亲点着油灯在木盒上刻字,我过去动了一下,就被父亲狠狠地训斥了一回。”
鬼之道皱眉道:“便是此节,稍有不明。我比对木盒上所刻字迹,与你父亲遗书字迹,略有不同,不知何故。定是当时事急,谭嗣同也不及检视木盒所刻之字,晚间携了木盒,秘密潜入袁世凯所居住的法华寺,去说动袁世凯出马。想这木盒内所刻暗语的解语,定是谭嗣同随身携带,即便被查,也不着痕迹,不会落人把柄。那谭嗣同一介书生,临此大事,难免做事百密一疏,见了袁世凯,只顾慷慨激昂,劝说袁世凯出兵,围园劫太后,于这木盒内密旨之事,并没有交代清楚,他又哪里能够揣度一代枭雄袁世凯的想法?”
相关阅读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