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历史:冠绝大明(18)
史海钩沉圣贤之路
在经历了数次惊险之后,王阳明总算活着到达了龙场。
这龙场在贵州西北的修文县,蛇蝎遍地,气候潮湿,瘴气弥漫,当地土著人多为苗族与布依族,多数人以石穴为室。真不知道刘瑾做了个什么梦,梦游着想到了这么一个好地方,只是比起在锦衣卫皇家监狱,这里天地空旷,算是自由自在的了。
可在这样一个“动物世界”,人与自然又怎么安然相处?这样一个原始问题,就像噩梦一样开始纠缠王阳明。在帝阙之下,廷杖四十,打入天牢,劫后余生,钱塘江边投水,死里逃生,波涛汹涌的海上,差点儿船翻遇难,真可谓九死一生。如果说以前的死是偶然的,那现在等死几乎是必然的,死神牵着鼻子走,无常小鬼形影不离,活着就在等死,活一天就向坟墓靠近一步。
在当地好心人的帮助下,王阳明搭起了一个草棚,临时安身。空对草棚,他不禁暗暗叫苦,只落得一片空茫。
王阳明很快生病了,这是大难过后的必然反应,也是他在草棚之中受冷雨淋湿害的。他的草棚雨天漏水,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根本无法住人。好在他在上山采药时,发现了一个山洞,就搬到那里去住了。尽管岩洞里一样阴冷潮湿,可这里可以生火取暖、烤食,比那个草棚强多了,至少不用被雨淋。在老家会稽山中,他有一个阳明洞,现在又有了一个岩洞,他便戏称其为“阳明小洞天”。
平生以山水为课程的人,一到山水之间就活了,诗兴复归了。他惯于孤僻,喜欢幽静,厌倦红尘喧嚣,动不动就住山洞。他似乎与岩洞有缘。
阳明洞位于贵阳市修文县城东1.5公里的栖霞山上,王阳明在此三年,其著名的“致良知”、“知行合一”等重要思想及一些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便是在此创作出来的。
王阳明时常站在洞口,思绪万千。
初来乍到,尽管是荒蛮之地,他依然如置身于桃花源中,心里感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恬静。
天高云淡,一行大雁从苍穹中飞过,雁叫声声,其声甚是凄凉。他触景生情,忽然感到了一阵刺心的疼痛。栋梁之材必出深山幽谷,可那又怎样,如果碰到了明主,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如果碰到昏君,则是一根木头。江山多娇,可锦绣江山落入了刘瑾这种奸佞手里,别说光风霁月的圣人梦了,英雄末路,他真想一了百了,从此湮没在滚滚红尘中。
王阳明得的是心病。红尘路上荆棘丛生,归隐路上迷雾重重,求圣的心路又江山万里,如今落得个醉了伤红颜,折了断琴弦。
要说苦难,他生死大劫也挺过来了,还在乎吃那点儿苦?
似乎一切可以淡化而去,一切可以重来,只有生死一念依然耿耿于怀。
相关阅读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