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宫廷历史:冠绝大明(2)

2022-09-29 21:22:35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史海钩沉圣贤之路,这天,风和日丽,春光明媚。十二岁的王阳明从私塾回家后,竟发起了痴症。他跑到院子里,独自面对着一株株青翠的竹子发呆。原来,私塾先生刚刚讲过

史海钩沉圣贤之路

这天,风和日丽,春光明媚。十二岁的王阳明从私塾回家后,竟发起了痴症。他跑到院子里,独自面对着一株株青翠的竹子发呆。原来,私塾先生刚刚讲过朱熹的理学,其中“格物致知”的概念,让王阳明的癔病复发了。他不吃不喝,痴痴地看着那几株竹子,一言不发。

原来他在格竹!

朱圣人将世界分成两大块,一个叫理,一个叫欲,并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王阳明是想通过格竹,搞清楚天下万物的至道至理。

大半天过去后,王天叙开始担心了,再这样下去,孙子会不会出事?他赶紧叫来儿子王华,让他管管王阳明。

王华一见王阳明那副呆傻的样子,就来了气,他跺着脚,指着王阳明的鼻子问:“逆子,你在这里干什么?”

王阳明纹丝不动,眼珠儿死死地盯住一株竹子,根本不理会王华。

王华怒火中烧,突然发作,扬起巴掌就要打人。可终究是自己的亲生儿子,王华刚伸出去的手停留在半空中,又缩了回来。他转念一想,儿子会不会走火入魔,中了邪呢?于是,他压低声音问:“小子,你到底在想什么?”

王阳明依然深情脉脉地凝视着那些竹子,挥了挥手,轻声道:“不要吵,别烦我,我在参悟圣人的大道。”

“你……”王华气得吹胡子瞪眼,扭头就走,边走边大叫道,“宁可出败子,不可出呆子!我不管了,我不管了!呆子!呆子!十足的呆子!”

私塾先生闻讯赶来了。

王阳明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先生,读书做什么?我为什么要读书?”

私塾先生不假思索道:“读书嘛,就是要像你父亲一样,高中状元,光宗耀祖。”

王阳明头摇得像拨浪鼓,大声道:“我不要当什么状元,我只想做圣贤!”

王华闻声又踅了回来,激动得來回踱步,大声讥讽道:“好好好,太阳从西边出来了,我王家祖坟冒青烟了,我大明王朝终于要出一位大圣人了!”他终于忍无可忍,一巴掌掴在了王阳明的脸上。

一阵火辣辣的疼痛将这个少年梦中人唤醒。王阳明的目光从老师这边慢慢移到父亲这边,满腹委屈地思忖,我想当圣贤有什么错?您为什么要打我?

王天叙一边骂着王华,一边跑过去将孙子搂在怀里,心肝宝贝地叫着。

这时,私塾先生对王天叙和王华讲了王阳明在私塾里的种种“罪状”。

——王阳明常常带着别的孩子悄悄地溜出学堂,来到空旷的地方,他左手拿着一面令旗,右手高举着一把宝剑,站在中间的高坡上左右调度,俨然一位将军在指挥千军万马打仗。

——王阳明养了一只怪鸟,那是一个道士送给他的,据说那个道士会相面,说王阳明面如朗月,皓月当空,将来必定大富大贵。王阳明买不起这只鸟,道士就将它买下来,送给了他。老先生正在讲课时,那只鸟突然从位子下面飞出来,径直飞到王阳明的肩膀上,稍作停栖后,又飞到了他的裤裆底下。

相关阅读

  • 河中救人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故事会:一箭双雕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吴女恨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