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宫廷历史:冠绝大明(26)

2022-09-29 21:22:35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史海钩沉圣贤之路,就是在那次宴席上,王阳明看出了宁王有造反的苗头,孙燧亦如是。 孙燧,时任江西巡抚,浙江余姚人,不但是王阳明的老乡,也是他同朝为官最好的朋

史海钩沉圣贤之路

就是在那次宴席上,王阳明看出了宁王有造反的苗头,孙燧亦如是。

孙燧,时任江西巡抚,浙江余姚人,不但是王阳明的老乡,也是他同朝为官最好的朋友。

正德十年(1515年)十月,河南布政使孙燧接到了一份命令,朝廷决定提升他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可孙燧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紧随后面还有一个任命,即派他往江西任巡抚。

江西匪患严重,是一个不祥之地。几年前,江西巡抚王哲上任没多久,突然离奇死亡了。朝廷派董杰继往,才过了数个月,他也不明不白地死了。

可是纵然是地狱,也得有人下去,也不知是哪位仁兄和孙燧有仇,居然推荐了他。孙燧就这样被推到了地狱入口。

从宁王府出来,孙燧见门口戒备森严,能明显地感到那种杀气腾腾。

随后,来历不明的人开始在街头成群结队地出现,拿着刀剑招摇过市,地方官员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谁也不敢去管。王阳明和孙燧则成了“重点保护”对象,他们的住所周围整天都有朱宸濠的人严密监视。

宁王朱宸濠爱附庸风雅,网罗像唐伯虎这样的名流进宁王府装潢门楣。王阳明觉得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便投其所好,乘虚而入,派他的得意门生冀元亨到宁王府去“讲学”,实际上是为了刺探情报,了解宁王有没有真的想造反的意图。

宁王朱宸濠好大喜功,他有野心已是路人皆知。

根据刺探来的情报,王阳明将宁王有可能要造反的消息密报给了兵部,兵部尚书王琼立即召开了军事会议,当众宣读了王阳明的奏章,说宁王意欲谋反,该怎么办?

半晌无人言语,霎时陷入了冷场。

王琼说:“我了解王阳明,他这个人说一不二,情报应当说是可靠的。”

王琼的判断是对的。他又接到了王阳明的密信,王阳明向兵部尚书要回剿匪告一段落后上交的一样东西——可以调兵的兵符,即旗牌。

王琼八百里加急,破例将兵符给了王阳明。

王阳明开心得不得了,急忙屁颠屁颠地跑去找孙燧,不料,孙燧却沉沉地叹了口气,说:“你还是趁早离开这里吧!”

王阳明做梦也不会想到,他居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来,脱口而出道:“你要赶走我,想让我临阵脱逃?”

孙燧幽幽地说:“那样东西现在还派不上用场。”

王阳明刚想说点儿什么,孙燧摆了摆手,说出了自己的理由:“人家毕竟是藩王,再说我们手头也没有确凿的证据,总不能光拿着它现在就进宁王府去抓他吧!”

王阳明恍然大悟,他明白了孙燧赶自己走的真实心思。这兵符现在还不能用,须等宁王叛乱时才能有用。孙燧的意思是,宁王谋反的那一天,必然要举起屠刀,他将在这里留守,牵制宁王,静候宁王将他抓起来杀掉。而王阳明呢,则可以拿着兵符走人,去平定叛乱。

相关阅读

  • 河中救人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故事会:一箭双雕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吴女恨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