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宫廷历史:冠绝大明(29)

2022-09-29 21:22:35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史海钩沉圣贤之路,在这之前,王阳明很有心计地先后上了两道奏章,请皇上准其回家养病。他这样做是为了麻痹宁王,也有置身事外的姿态。在这之前,宁王曾在各种不同的

史海钩沉圣贤之路

在这之前,王阳明很有心计地先后上了两道奏章,请皇上准其回家养病。他这样做是为了麻痹宁王,也有置身事外的姿态。在这之前,宁王曾在各种不同的场合拉王阳明入伙,王阳明也要向皇上表明自己的立场与心迹。

朱厚照接到奏章后大惑不解,他是这样回答王阳明的:“着督兵讨贼,所奏省亲事,待贼平之日来说。”

兵部军令十万火急,严令王阳明就地剿灭宁王叛乱。可是,王阳明手下兵力不足两千,怎么剿?

王阳明分析了宁王的动向,朱宸濠若出上策,直趋京师,出其不意,则社稷危矣。若出中策,直奔南京,则大江南北亦被其害。但据洪都,则为下策,勤王易为也。

王阳明必须想方设法,把宁王拖住在江西。

于是,王阳明虚张声势,到处张贴兵部公告,扬言朝廷派大军八万南下,周边省份出兵八万合力围剿。

可要牵住宁王的牛鼻子,谈何容易!王阳明面临的,却是真正的绝境。小木船在江面上四处晃悠,连个落脚点都没有,到处都是追杀他的叛兵,稍有不慎就会落入他们手中,谁不认识王阳明,鬼头刀一举,像孙燧一样光荣殉职,一切全完了。要不,一上岸没准就被哪个劫道的给黑了,那还不如留在南昌挨一刀,好歹还能追认个“忠烈”之类的谥号呢。眼下的王阳明,只有巡抚的头衔、调兵的兵符,名副其实的光杆司令,一个兵也没有。

那还能指望谁呢?兵部尚书王琼?

王琼倒是老上级,应该会来的,不过等到地方上报兵部,兵部上报内阁,内阁上报皇帝,碰巧朱厚照万幸没有溜出去游山玩水,估计等到朝廷出兵,宁王已经在南京登基了。

内阁更不能指望,且不说那个和宁王有猫腻的人会如何反应,他们这些居于高位的大员们,尸位素餐,彼此扯皮,窝里斗还忙不过来呢。等他们赶来,也许还能帮自己收个全尸吧。

指望朱厚照?做夢吧。

没有兵马,没有武器,没有援助,没有依靠,没有希望。孤立无援的王阳明不得不承认,除了脚下这条破船外,自己目前一无所有。

黑幕徐徐降临,整个江面冷清清的,慢慢地被浓重的黑暗完全笼罩,除了小船上的那一盏昏黄的灯火还在闪烁之外,周边已经被一片漆黑吞噬。

王阳明依旧站立在船头,置身于这一片阴森幽冷的黑暗之中。

他第一次发现自己是如此渺小,如此孤掌难鸣,绵软无力,孙燧死了,宁王反了,天高皇帝远,自己又能怎样?

可不管怎么说,必须先找到个落脚点。不能让孙燧白死!

“取纸墨来!”王阳明大声说道。

随从们从行李中拿出了笔墨,递到了他面前。

那一夜,王阳明伏在船舱中,似在彻夜奋笔疾书。次日凌晨,出乎意料的是,白纸上只画了一幅地图,上面圈出了安庆等几个重要的地名,绿箭头指向南京,红箭头指向洪都。

相关阅读

  • 河中救人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故事会:一箭双雕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吴女恨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