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宫廷历史:冠绝大明(9)

2022-09-29 21:22:35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史海钩沉圣贤之路,从九华山下来后,他回到京城复命。当时流行的诗文复古运动,已经安顿不了王阳明。他遂回到绍兴,在会稽山的阳明洞旁盖了几间茅屋,整日静坐行导引

史海钩沉圣贤之路

从九华山下来后,他回到京城复命。当时流行的诗文复古运动,已经安顿不了王阳明。他遂回到绍兴,在会稽山的阳明洞旁盖了几间茅屋,整日静坐行导引术,闲游吟咏山水诗章。

而立之年的王阳明早已收敛起了那颗狂野的少年心,不再溺于任侠与骑射,更多的时候是在练静功,那是他从铁柱宫中那个道士那里学来的。他将阳明洞当作了自己的养心殿,在洞中静坐养心,可也并不是一味地枯坐洞中,还到处游玩,登高览胜,烟霞之气盎然,或者邀友同醉,一起在林泉中闲游,饮酒赋诗。

王阳明此举无疑冷落了自己的娇妻诸婉清。王府上下起了议论,大少爷的怪病又复发了,一点儿也不顾家,对自己的爱人也没有一点儿顾盼与眷恋,这也太绝情了!不料诸婉清听了,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这也不能埋怨他,他在做他的圣贤梦,他有他的世界。”

诸婉清兰心慧质,是个知书达理的贤淑女子,她时常来到深山老林,陪王阳明一起在洞中呆上半天,说些知心话,打发落寞的时光,也陪他一起在林子里走走,呼吸新鲜空气,采些野花,捡些彩叶,夫妻俩双宿双飞,倒也蛮有诗意。

王阳明竟似突然大彻大悟,俨然四大皆空一般。

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官道就是王道,官道就是正道,走进仕之路,光宗耀祖,这依然是父亲王华望子成龙的春秋大梦。可怜天下父母心,王华特地找来儿媳,郑重其事地对她说出这层意思,也让她郑重其事地去对王阳明说。这回,诸婉清特地进山入洞,当起说客来了。

一心只读圣贤书,一心只想当圣贤的王阳明,骨子里还是迷恋着这个红尘世界,像那些一生隐于林泉的高人一样,他也并不能真正做到看破红尘,相反,他的心底里一直也是在入世与出世之间拉锯式纠结。

面对通情达理的妻子,听了她推心置腹入情入理的劝说,王阳明沉默了,陷入了沉思之中。他素面朝天,两眼望着天空,木然的神情中,微露出了几分萧索与落寞。光阴荏苒,岁月流金,人生苦短,除了想当圣人的执念妄想,自己却一事无成。千金买宝刀,万金买美人,试问少年郎,何处买青春?

诸婉清扫视了一下这个空荡荡的山洞,石桌上一盏青灯,几卷圣贤书,还有点着的香炉,袅袅的青烟扶摇直上。她只觉得心里很不是滋味,两行辛酸的泪水哗哗地流了下来。

王阳明回过神来,怜香惜玉之情顿生,他将诸婉清轻轻搂入怀中,让自己的肩头作了她的依靠,让她在自己的怀里痛痛快快地大哭了一场。

三十二岁时,王阳明离开阳明洞,去了一趟杭州,在钱塘江边、西子湖畔留下了他纤瘦的背影。

“十年尘还劳魂梦,此日重来眼倍清。”西湖的秀丽山水,让王阳明心旷神怡。他一路踏青寻梦,沿途赏春寻诗,不知不觉中来到了虎跑寺。

相关阅读

  • 河中救人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故事会:一箭双雕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吴女恨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