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历史:一轮明月(22)
明月上高楼
牟大志尽管疑云重重,他却懂得规矩,低下头缄默不语。
沈媛又细细嘱咐了一番,让蒋炳忠择日启程。
沈皇后在安吉遇难的消息传回长安后,有人欢喜有人愁:李豫为沈皇后的遇难难过内疚,追悔反思;李适不愿承认母后遇难,一再阻挠父皇诏告天下。他觉得母后还没有死,一定会回到皇宫的!
从外表看去,大唐皇宫还是像往常一样风平浪静,晨钟暮鼓,起居有定,但在这波澜不惊的表面下,尹、王二妃早已撕破脸皮,明争暗斗。
尹贵妃知道,立谁做皇后,就是皇上一句话的事。她在李豫面前下足了功夫。尹贵妃不仅姿容艳丽、妩媚动人,更兼精通音律,能歌善舞。她在李豫面前,使出一百二十分的劲头卖弄技艺,至于牙床之上,红罗帐中,各种勾魂摄魄的功夫更比平常多了十倍,逗得李豫欲火中烧,十分宠爱她。
那王贵妃对李豫下的功夫丝毫不弱于尹贵妃。自己不会唱不会跳,她就养了一班绝色歌伎,伺候君前。加上王贵妃才华横溢,善作詞赋,这群歌伎所唱之词都是王贵妃写的。王贵妃揣摩李豫的心思,挑那些他喜欢听的词句,歌功颂德,极得李豫的欢心。
在李豫的眼中,尹、王二妃,一个是神女,一个是仙姬,难以厚此薄彼。
尹、王二妃为了皇后之位,使尽了浑身解数,斗得异常激烈。到底是尹贵妃棋高一着,让心腹太监买通了朝中大臣,为自己说好话,李豫的思想便有些活动,打算举行国丧,在昭告皇后遇难的消息后,宣布尹贵妃入主立政殿。
正当尹贵妃心花怒放,踌躇满志的时候,一个人来到了长安。这人一身尘土,面带倦容。他的到来,宣布了尹贵妃的美梦破碎。
这个人就是蒋炳忠。他来长安好几天了,一直守在朱雀门外,看见有太监出来,就上前作一个揖,塞上银子,打听宫内立后的消息。通过各方打听,知道尹贵妃有立后之望,便开始实施沈媛的计划。
这天,蒋炳忠又拦住一个太监,塞给对方五十两银子和一封密信,道:“请公公将这封书信交给拾翠殿的黄辛公公,说我在宫门外求见。”
太监好生惊讶,上下打量蒋炳忠,道:“黄公公是尹贵妃的贴身内侍,岂是你想见就能见的?”
蒋炳忠赔着笑脸,道:“黄公公只要见到这封信,就一定出来见我。”
太监又望了蒋炳忠一眼,将信将疑,转身进去了。他来到拾翠殿,找到黄辛,说明原委,把信递过去。黄辛也是十分惊讶,慢慢地拆开信封,取出信笺。信笺上没有写一个字,只在当中盖着皇后的印章。黄辛一看,大吃一惊,忙禀告尹贵妃。
尹贵妃早已吓得花容失色,接过信笺,一看印章,确认无疑,顿时浑身瘫软,跌坐在软榻上。
相关阅读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