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年代旧事:莫道浮生若飘萍

2022-09-30 21:05:21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秘械1924,1924年7月,正值炎阳盛暑。广州昌盛米行老板陆鹤龄的宅邸一片安静。圆月型的院门外,走进一个五十来岁的老者。这人体型偏瘦,鼻梁上架着圆框眼镜,一副饱学宿儒的

秘械1924

 

1924年7月,正值炎阳盛暑。广州昌盛米行老板陆鹤龄的宅邸一片安静。圆月型的院门外,走进一个五十来岁的老者。这人体型偏瘦,鼻梁上架着圆框眼镜,一副饱学宿儒的模样。他走到一间门前,凑眼望向房内。

屋内一个二十来岁、穿着丝绸褂子的青年正伏在书桌上睡觉。桌上的笔墨纸砚都推在手肘之外,地上丢着几张宣纸,上面的字显然是那青年所写,字迹歪歪扭扭,哪里看得出笔力和架构?那老者眉头一皱,当即喝道:“陆少爷,要你写字,怎么睡觉了?”

这一声喝立刻把那青年惊醒。他揉眼一望,见是先生,笑道:“曾先生,您这么大声,真是吓我一跳!您没午睡?”

被唤作“曾先生”的老者眉头紧蹙,道:“我就是来看你练字练得怎样了。陆少爷,自打我教你起,就没见你好好读过书,真要我把陆老爷叫来吗?”说完,曾先生袖子一拂,双手背在后面,不满地走了出去。

那青年看着曾先生的背影,“嘿”的一笑,把门关上,走到书桌旁,拿起字帖翻了翻,自言自语道:“真不知练这字有什么用?”说着便把字帖随手一扔。

这姓陆的青年名叫陆少庭,是昌盛米行老板陆鹤龄的独生子。陆鹤龄原是继承父业,在香港开米行。数年前听闻广州实业发展迅猛,他便把香港米行留给妹妹陆芳慈打理,举家迁到广州。但时局动荡,孙中山将陈炯明逐往东江之后,广州一带军队云集。陆鹤龄怕家业被毁,遂加入省商团总会。所谓商团,便是商人以武装组织形式,参与维持社会治安。得政府允许之后,商团军昼夜上街,持枪巡逻,并佩戴“粤商团军”标志。

眼见世乱,陆鹤龄有心将儿子送回香港,却又十分不舍。陸少庭少年心性,只知游街过巷,还迷上了去茶楼听评书。

春节时,陆鹤龄上门给总商会会长程怀宽拜年,不意间说及此事,程怀宽便将远亲曾祖轩推荐上门,做陆少庭的老师。陆鹤龄大喜,一来指望儿子能多读书,二来曾祖轩是程怀宽的亲戚,多了这层关系,也能和程怀宽把距离拉近些。曾祖轩既有来头,又得父亲尊重,陆少庭不敢造次,但也只表面应付,私下里仍散漫得很。

曾祖轩没再过来,陆少庭的小厮全印却过来了,告诉他,可以去茶楼听评书了。

陆少庭顿时两眼放光,立刻和全印出门,往“粤秀茶楼”奔去。

茶楼每日有个叫通古先生的人说评书,说的正是陆少庭极爱听的《三国演义》。

今日一上楼,陆少庭便是一愣。数日没来,那通古先生的说书位置居然搭了个台子,瞧模样倒像是个戏台。询问之下,伙计告知,通古先生病了好几日,介绍了一对姓宁的父女到这里唱戏。陆少庭对听戏本无兴趣,但回家读书写字是万万不愿的,能有戏听,也算是打发时间。

相关阅读

  • 吴女恨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河中救人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故事会:一箭双雕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