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乡野故事:静静流淌的小河(17)

2022-09-30 21:12:35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留守男女文,在外打工的人,凡是接到电话和短信的,大多都风尘仆仆地回来了。 人聚齐了。但是,村里除了年过六十岁、曾经三下三上的老支书外,再也没有能够挑

留守男女文

在外打工的人,凡是接到电话和短信的,大多都风尘仆仆地回来了。

人聚齐了。但是,村里除了年过六十岁、曾经三下三上的老支书外,再也没有能够挑大梁的年轻人了。经过再三考虑,最后老支书决定,让留守在村里最年轻的男人曾大憨,担任抗洪抢险突击队队长。

曾大憨没有推辞,说:“抗洪抢险,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为了父老乡亲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失,我义不容辞,出把力也是应该的。但是,防汛工作千头万绪,责任重大,如果让我牵头,要我里里外外,事无巨细,那我就施展不开了。”

老支书见曾大憨说的是实情,于是又作出决定,让留守在村里最年轻的女人王桂兰,担任抗洪抢险突击队的副队长,协助曾大憨工作。老支书还承诺,防汛工作结束后,只要磨盘村负责的段面不出什么严重问题,就让曾大憨担任村委会主任,让王桂兰担任村委会会计兼妇女主任。

老支书的话一出口,马上就有人发笑起来。

有人说:“老支书,谁当村主任又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

老支书十分认真地说:“市委市政府要求我们建设‘十全十美党支部,所以,培养年轻干部,符合党的政策,符合市委的要求。这村主任一职,虽然我一个人说了不能算数,但是我有建议权。另外,我还有自己神圣的一票呢!”

听老支书这么一说,大伙才停止了笑声。

大伙笑过了,曾大憨就穿着他那件黄色的帆布雨衣和齐腰深的下水衣,站起身来,把左手一挥,高声说:“现在,最要紧的是防汛。”说完,他抱起地上的蛇皮袋子,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帐篷,钻进了扯天扯地的大雨中……

经过统一的调度,磨盘村紧张的防汛工作开始了。老支书带领一帮六十岁以上的老党员、老干部,负责挖土,装袋;曾大憨带领一帮从城里打工回来的年轻人,负责挑土,扛沙袋,搬石头,筑子堤;王桂兰带领一帮五十岁上下的妇女,日夜轮班,提着马灯,打着手电筒,在纳河堤上巡堤查险;年近六十的许三姑,则带着几个年老的妇女,负责烧火做饭。这样一来,磨盘村的防汛工作虽然紧张,却做到了忙而不乱,井井有条。

市里的周市长穿着雨衣,来磨盘村的防汛段面检查、指导、督促防汛工作。当她在防汛现场了解到磨盘村的情况后,立即指派市报一位姓许的记者,顶着风,冒着雨,踏着泥泞的道路,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磨盘村,对该村的防汛工作进行了认真深入的采访。采访过后,许大记者很快写出了一篇轰动全市的报道。磨盘村的抗洪抢险突击队,也因此在全市名声大噪,曾大憨、王桂兰很快成了新闻人物。

防汛工作结束后,曾大憨、王桂兰理所当然地被评为全市抗洪抢险先进模范,他们还一起出席了市里的防汛抗洪表彰大会。

相关阅读

  • 河中救人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吴女恨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故事会:一箭双雕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