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惊奇:沙河调(10)
山庄鬼影文
苏绍武听明白了,不由轻蔑地一笑,道:“原来是这么回事。看来他们把唐明皇奉作保护神,也只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早知如此,吓唬他们两句也就算了,又多破费了本少爷几锭银子!”
早饭罢,戏班众人登上花戏台熟悉场地,只不过眨眼的工夫,花戏台已被装扮一新,台柱上挂着金红色的寿幛和寿联,枋额上吊了三层流苏穗,台基两侧摆放着青色丝线扎成的不老松,其间点缀着团糕蒸的血红寿桃,着实“寿”味十足。
花戏台的对面即是一个雕梁画栋的二层看楼,寿星苏八老爷眯着眼睛端坐在楼台正中的太师椅上,头戴宝顶大纬帽,身着湖青团寿缎衫,尽显富贵之态,六个浓妆艳抹、衣着光鲜的年轻女子团团围坐在他的两旁,一边吃喝一边陪着说笑;左边则另设一偏桌,是苏绍武和他的一妻一妾,一派父慈子孝的景象。戏台下的池座中,贺寿的十几桌客人陆续来到,仆佣丫环们穿梭来往,流水宴席开始了。
眼见时辰不早,宋铁头回到后台催促众人赶紧穿上行头画好妆,准备登场。这时,杨安也送来了苏八老爷点的戏目——《对绣鞋》。宋铁头看了,不觉有点儿诧异:《对绣鞋》是一出鸣冤叫屈的苦情戏,唱的是农家女张纯姐因为未婚夫遭到恶霸李武举的陷害而蹲监坐牢、她手持单只绣鞋作为证据跑到县衙前击鼓喊冤的故事,整场戏唱腔悲苦哀婉,与今天的庆寿气氛实在大不相宜,更何况那个恶霸的身份是个武举,简直是对苏绍武的影射!
宋铁头皱起眉头,道:“杨管家,您对沙河调也算是内行的了,今天点这出戏,实在是大煞风景,麻烦您再回请苏八老爷,让他另换一个戏吧。”
杨安苦笑道:“你说的何尝不是?无奈这出戏是老爷特请他的六夫人点的。六夫人最得老爷的宠爱,老爷对她言听计从,刚才点戏时我只嘀咕了一句不合适,六夫人便拉长了脸,老爷立马气哼哼地把这张戏单扔在了我脸上,说六夫人比我懂戏!”随又扯着宋铁头的手,从帷幕边侧指着对面,神神秘秘地挤挤眼睛,“喏,六夫人就是坐在老爷最右手的那个女人,说来她三年前还与你们是同行呢!”
这下宋铁头对六夫人充满了好奇,眯眼细瞧,只见那六夫人穿一件镶阔边的葱绿对襟薄绸衫,乌发如云,梳着时下最流行的“苏州撅”,用扇子半遮面,一双凤眼顾盼有神,端的是个绝美女子!但他实在对六夫人没有半点儿印象,摇摇头道:“实在不认识。您知道,我们庆合班是从来不招女人唱戏的。”
杨安尴尬一笑,便告辞了。
锣鼓声中,帷幕拉开,戏开演了。戏班众人在台上唱念做打,格外卖力,池座里有不少沙河调老戏迷听得过瘾,连连叫好,苏家父子自以为有面子,更是乐得眉开眼笑。
相关阅读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