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惊奇:沙河调(11)
山庄鬼影文
唱到第四折末段戏时,张纯姐击鼓鸣冤,走进了森严威赫的县衙大堂。扮演张纯姐的是齐宝珠,扮演审案的董知县的,则是宋铁头。只听齐宝珠一声念白:“大堂上的青天大人啊!”随即唱道——
“大老爷堂上问家园,我躬身下拜便开言,张纯姐家住正定县,离城八里张家湾,老母亲本是黄家女,我的爹爹姓张名张贤,来告状为的表兄名叫王定保,俺击鼓为他来喊冤……”
宋铁头接着念白:“你有何冤情啊?”
接下来,该齐宝珠唱冤情了,谁知跪在堂下的齐宝珠却断了调子,身子微微发抖。宋铁头以为他忘了词儿,忙加了一句念白提醒他:“你无须着急,且将你的冤情慢慢对本县道来。”齐宝珠依旧垂头不语,竟然慢慢站起身,四肢僵硬如梦游似的,在台上转起了圈!
这下全场的听众都惊异万分,直盯着戏台。宋铁头心中着急,只得又随机应变道:“公堂之上不得无礼,你若是有冤情,本县自会为你平冤昭雪!”
齐宝珠毫不理会,面对着戏台正前方,头上的簪子不知什么时候也脱落了,头发已然散乱,覆盖了大半个面孔。他缓缓将头抬起,一双杏眼赤红如血,眼角边还挂着两滴血红的泪珠,顺着脸颊慢慢滚落,忽然一声尖叫:“我杜珍娘死得好冤啊!”说罢身体一阵痉挛,舌头半吐,嘴角鮮血长流,似乎被人卡住了脖颈一般,“扑通”一声倒在了台上。
台下顿时乱作一团,喝倒彩的口哨声四起,对面看楼上的苏家父子更是惊得张口结舌,脸色煞白!
宋铁头两眼发黑,但他很快稳下心神,一边招呼台上的戏班中人笙弦锣鼓不得停,一边示意扮作衙役的刘五和另一个戏子快快把齐宝珠抬到后台去,口里则依旧不慌不忙地做念白腔调:“凡有冤屈的告状之人往往情绪激动,待这女子醒来后,本县再审不迟。退堂!”锣鼓声戛然而止,帷幕随之闭合——这一折戏算是提前结束了。
宋铁头急匆匆来到后台,只见戏班中的另一个男旦、齐宝珠的结义兄弟卓小鱼,正伏身把齐宝珠揽在怀中,又是掐人中,又是按额头的,无奈丁点儿效用也没有,齐宝珠依旧人事不省,把个卓小鱼急得双目泪光莹莹。
宋铁头略通医道,走上前把了把齐宝珠的脉搏,感到脉象律动有力,判断他并无大碍,卓小鱼方才放了心。宋铁头命刘五把齐宝珠背往帐篷内歇息,又安排卓小鱼化妆扮相,顶替齐宝珠上台去演张纯姐。
救场如救火,卓小鱼一口答应下来。
说来卓小鱼和齐宝珠兄弟情深,有一段故事。卓小鱼和他的母亲田氏本是唱柳琴戏的,常年在颍州府百味居大酒楼串座,卖艺谋生。不承想颍州欧知府的公子,酷好南风,看中了眉清目秀的卓小鱼,千诱万哄,要收他做龙阳。遭到母子俩的坚拒之后,欧公子心生歹意,下虎狼药害死了田氏,把卓小鱼禁锢在酒楼里,逼他就范。恰在这时,学艺出师、准备回庆合班的齐宝珠路过颍州府,闻知此事后义愤填膺,激起侠肝义肠,要救卓小鱼。他主动入住百味居大酒楼,“勾引”欧公子,又以“吃醋”为由让欧公子“赶走”卓小鱼。欧公子见齐宝珠“千娇百媚”,更胜卓小鱼一头,欣然答应。当天夜晚,欧公子终于进了“洞房”,但直到第二天日上三竿,酒楼老板仍不见二人出门,心生疑虑,大着胆子开了房门,发现齐宝珠早就不见了,只有欧公子昏死在床,下体一片血渍,竟被生生阉割了……卓小鱼感激齐宝珠的救命之恩,两人义结金兰,都来了庆合班唱旦角戏。
相关阅读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