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拍案惊奇:沙河调(2)

2022-09-30 21:25:54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山庄鬼影文,好在宋铁头反应快,把黄草纸往台上一摔,呵斥道:你这昏了头的奴才,拿来的是什么东西?本大人要的是呈给皇上的奏折本!袖子一甩离了大堂。刘五是

山庄鬼影文

好在宋铁头反应快,把黄草纸往台上一摔,呵斥道:“你这昏了头的奴才,拿来的是什么东西?本大人要的是呈给皇上的奏折本!”袖子一甩离了大堂。刘五是班子里的老伙计,脑子转得也够快,知道是这黄草纸捅了娄子,当即自打了个嘴巴,然后以自怨自艾的口气在台上插科打诨,逗得看戏的听众嬉笑不止,慈禧太后的脸色也缓和了下来。这时候帷幕闭落,一折戏算是结束了——这叫救场子!

台后,宋铁头急命腿脚迅捷的年轻武生王步云去街上买上等的竹黄纸充作奏折本。王步云正要抬步,却见衙门的差役一头闯了进来,手里捧着一份官府专用的、盖着巡抚大印的四扣空白奏折本!原来,陪同慈禧太后听戏的岑春煊察言观色,见太后面露不悦,也猜到是那卷黄草纸“奏折”惹的祸,见宋铁头救场,即命亲随回到一墙之隔的巡抚衙门,抽了一份空白奏折给宋铁头应急……

帷幕一开,刘五手捧着那份真奏折上场,慈禧太后一见,乐得眉开眼笑,一场风波化解了。唱罢戏,宋铁头到慈禧太后跟前磕头谢恩。慈禧一见刘五手中捧着的那份空白奏折本,意味深长地笑了。太后身旁的李莲英讨好地道:“老佛爷,他们也挺不容易的,索性赏赐他们一方折匣好盛奏折本吧。”这话慈禧爱听,一努嘴,早有个小太监将一个佩戴有黄铜钥匙的黄绫折匣呈了上来。宋铁头自然又领着戏班子的人山呼万岁,谢主隆恩!

来年秋,清政府同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慈禧太后一行鸾驾返京。宋铁头终于松了一口气:苦差事终于结束了!这一年虽说太后的赏银也不少,但最宝贵的还是这个带折匣的空白折,有了这个护身符,以后戏班子走州过府,哪个官府和士绅老爷敢欺压咱,咱就奏他一本直达天听,让他丢官帽、掉脑袋!

恰在这个时候又从家乡传来消息,春余班不知怎么解散了,宋铁头当即拍板:回家去!

返乡之后,有了给老佛爷唱过戏这个荣耀光环,庆合班身价倍增,宋铁头趁此机会,着实挑了几个有本事的人入班。但宋铁头仍如往常那样谦逊谨慎,他深知:官绅们所敬畏的并非自己,而是那个空白奏折,因此,他把空白奏折奉若神明,常对戏班子众人言:“咱庆合班被逼入山穷水尽之时,若是连老郎神也庇佑不了咱们,方是奏折派上用场之日!”

一時间,庆合班独红沙河两岸,风光无两。

这一年初夏,皖北古黄县的苏八老爷过七十大寿,力邀庆合班前来唱两天连轴大戏。这苏八老爷早年间绰号“苏老八”,本是个山寨土匪大王,杀人劫财,出了名的凶狠歹毒,官军痛剿之下,眼看着就要寨破成擒。恰巧捻军起义涡河,苏老八趁势递上请降书,朝廷首尾难顾,只得将他招安,编入李鸿章的淮军刘铭传部打“捻匪”。从此苏老八如鱼得水,与刘铭传称兄道弟,又兼打仗剽悍凶狠,颇得李鸿章的欣赏。后来,苏老八解甲归田,在刘铭传的保举下,得到了朝廷赏赐的六品蓝翎顶戴和一件黄马褂,衣锦还乡,买田置地,盖楼建宅,成了人人敬呼的“苏八老爷”。

相关阅读

  • 故事会:一箭双雕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吴女恨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河中救人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