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旧事:造酒世家溢香馆,移花接木巧周旋(6)
一地酒香
对于郭乾章的赞美,郭乾坤冰冷地说:“孔雀开屏,别忘了屁股后面。做人也一样。”
郭乾章笑了,说:“你既然把话说到了这里,我倒是要提醒你,做事调子不要太高,如今这世道,玩枪玩炮容易过火,你们护院队的家伙还是暂时收起来,别把火引到我们糯香湾来。”
郭乾坤冷笑一声,不搭腔。
一直到天快黑的时候,郭乾坤才陪着郭乾章从拱门内走出来,一直送出大门才拐回来。郭九六见老爷回来,立即走上前,说:“老爷,三少爷回来了,小姐也在急着找您,您先见谁?”
郭乾坤惊喜地说:“龙儿回来了?”
郭九六回道:“早就回来了,听说仪式没结束,就回他屋里等老爷去了。”
郭乾坤忙说:“先叫龙儿,让他到客厅见我。”
郭乾坤回到客厅后躺在睡椅内小憩。如今,大儿子郭尚文在县城经营酒厂,二子郭尚武是国军的将领,带兵在前线打仗,一年前收留的这个义子龙在天,当时是负伤从战场上退下来休养的,因爹娘都死于战乱,故而来投奔郭家。他为人侠肝义胆,又是当过兵的,就凭这一点,郭乾坤对他很放心。
因为打仗,战争物资短缺,发动汽车的汽油不够用。没办法,部队不得不用酒精代替汽油,他的溢香馆,就在为部队秘密酿制酒精,义子龙在天就负责把生产出来的酒精秘密运送到部队去。
龙在天见了干爹,行礼道:“爹,儿子回来了。”
郭乾坤问:“路上还顺利吧?”
龙在天道:“路上没出什么事,交货也顺利。陈诚将军的后勤部长让我转告爹,我军汽油严重不足,希望我们能在一个月内再向部队供应5吨酒精,以补运输燃料之不足。”
郭乾坤为难道:“一个月之内酿出5吨酒精,咱干不了!一般情况下,一斤粮食出4两65度的白酒。酿造酒精就不一样了,酒精度一般在95度左右,理论上一斤粮食能出95度的酒精1两5到1两6之间,我们对酒精酿造工艺不专业,没有先进的设备,出酒率恐怕连1两4都难达到,即使按1两5的出酒率计算,5吨酒精,也就是1万斤酒精,所需粮食就是将近7万斤。现在是战乱时期,粮食歉收,鬼子还在到处抢粮,我们去哪儿弄这么多的粮食?况且,目前溢香馆只有三个发酵池,一窖只能装五千斤拌料后的香醅,也来不及呀!”
龙在天出主意说:“我们让大哥的酒厂也集中酿制,时间上应该没有问题。现在的关键是粮食不够。”
郭乾坤忙摇头,说:“不行。县城现在是鬼子的地盘,鬼子一旦知道我们酿制的是酒精,如何运出县城?行不通的。”
“以爹的声望,找找地方政府,看能不能帮上忙……”
龙在天话还没说完,门“咣当”一声被撞开了,一团鲜红靓丽的倩影出现在门口。
相关阅读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