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异事:百年难寻的银狐(3)
狐尾笔传奇
不几天,整个青州就传遍了龚知县要大婚的消息,迎娶的是青州城里最大米行张老板的千金。小姐年方一十八岁,貌美如花,听说光嫁银张老板就给了一万两。成婚那天,偌大个青州的商号老板、乡绅富族都带着重礼纷纷前来贺喜。婚礼办得喜庆,龚茂才也赚了个钵满盆满。但这些还远远不止,师爷又以自己的名义和青州那些各行各业的大掌柜合伙做买卖,当然就嘴一说,一两银子的本钱不用出,哪个掌柜不赶着巴结呀。到了年底,各家买卖都在“知县”的关照下财源茂盛,给的“红利”更是滚滚而来,大笔的银子得用马车拉一点儿也不夸张。
龚知县是真的富了。他吃喝有美酒佳肴,出行更是屁股不离轿,走到哪儿都有人前呼后拥,衡王更被他大把的银子哄得天天眉开眼笑。龚知县自然就成了衡王的座上宾,渐渐地就有些找不着北了。
崇祯末年,天下局势大变,大明王朝可谓内忧外患。崇祯帝忧国忧民,夜夜批阅奏折到深夜。而京城以南千里之外的青州衡王府,却夜夜笙歌艳舞,纸醉金迷,龚知县几乎天天陪着衡王玩到深夜。看到王府里金碧辉煌,丫鬟侍女成群,吃穿更是锦衣玉食,龚茂才心里就痒痒起来。自己是有钱,可身价毕竟是七品,出了青州谁能看得起呢?一个衡王的生活就这么奢华,那皇帝该是如何呢?此时,龚茂才突然想起了崇祯和他的那把龙椅。
回到家,在书房里,龔知县用狐尾大笔又悄悄写了“皇帝”二字。谁知刚写完,就旋起了一股银色的怪风,穿窗而去。风过后,桌上不见了那支大笔,却留下了“欲壑深,天必谴”几个模糊字样。龚知县看了大怒,心想在青州地面,还没有一个敢对自己不敬的,你不就是一只老狐狸嘛,也敢取笑诅咒我?我要让你知道我的厉害!
没等到天亮,龚知县就纠集了一大班衙役,打着火把,扛着镢头,直奔龚家庄南的大黄山。凭着梦中的记忆,找到天明,终于在一处隐秘的山岩边发现了歪脖子松树,树旁是个黑黝黝的洞口。龚知县哈哈大笑,指着洞口说:“给我挖!”可镢头抡下去,人人震得虎口发麻,土石却纹丝不动。龚知县又喊:“用水灌!”衙役不够,又从附近的村里找了一些人来,用水桶挑的挑,抬的抬,灌了半天,也没见有狐狸跑出来。龚知县和师爷正纳闷呢,却突然有人来报,说城里家中不知为何积满了水。龚知县慌忙吆喝住手,但他仍不甘心,越发觉得狐狸是在戏弄他,和他较劲儿。龚知县咬着牙说:“抱些干柴和辣椒来,用烟熏!”熏了好一阵儿,洞口突然窜出一道银光,眨眼就不见了。等一大捆干柴烧完,也没见有狐狸出来。龚知县下令挖洞。这次镢头下去,洞口竟松动了。不大一会儿,就把弯弯曲曲的洞挖了个底朝天,最里面躺着一大堆死狐狸,通体洁白,大大小小竟有一百零三只,却唯独没有那只断了尾巴的老狐狸。龚知县踢了一脚死狐狸,狠狠地说:“把狐狸弄回去扒了皮,献给衡王。”
相关阅读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