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飘摇雾里青
风雨飘摇雾里青
一
民国末年,社会动荡,盗匪横行。皖南仙寓山下,有位茶商王少堂,却在乱世中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在这人烟稀少的大山里,竟成为拥有一百多亩水田的大财主。
然而,树大招风。这日清晨,长工储成存打开门闩,从门缝中掉下一张纸条,便捡起来交给了王少堂。王少堂一看,脸唰地变了。这是仙寓山土匪的勒索信:因山寨粮饷吃紧,需借十万大洋,十天后来取。
王少堂知道,仙寓山土匪王大麻子一伙手段特别残忍,向来说一不二。报官是万万不可的,别说县衙斗不过悍匪,光那些贪官们的胃口,这十万大洋都填不饱的,还不如给土匪买平安。可眼下家里所有积蓄都用在新茶上了,若要在短时间内筹足十万大洋,除非变卖水田。
王少堂在大上海十里洋场开了家茶叶铺,专营雾里青茶叶,生意好得不得了。每年清明前,他都要回到家乡,亲自指挥这年的茶叶制作。他主持制作的雾里青,全芽肥嫩,滋味鲜醇,在上海滩简直就卖疯了,几年工夫,便发大了。
这让仙寓山一个叫郑六的茶商眼红。他千方百计地模仿王少堂,先是带着雾里青到大上海,可无论如何就是竞争不过人家。最后,他发现,王少堂有一套独特的祖传制茶秘方,炒制出来的雾里青与众不同。然而,无论郑六使什么招儿,就是弄不来王少堂的秘方。这天,他听说王家遭土匪勒索了,便亲自登门,愿出十万大洋购买。
按说,这是个十分难得的机会,可王少堂却一口拒绝了。
其实,他心中早已有了退匪的主意。
王少堂想,这帮土匪咱惹不起,但總能躲得起。那十万大洋,可买百亩水田,自己要做四五年生意才能辛苦赚到。如今社会动荡不安,说不定哪天就变了。但无论谁当家,对土匪都是零容忍。现在春茶已经收毕,只要把它偷偷地运到上海,全家就是在上海待上三五年也划算,反正家里的水田土匪也搬不走。
王少堂在商场上摸爬滚打了近十年,对具体事情都会做得细致周密。他派出几班山民以采山货挖草药为由,暗中盯着王大麻子一伙的动向,一有风吹草动,便立即改变计划。为防万无一失,他带着长工储成存挑着青花瓷罐装的极品雾里青,走旱路去上海,让父亲王全中带着雾里青从水路奔上海。
王少堂找了数十名挑夫,连夜从徽道上把雾里青送往秋浦河边,然后乘竹筏至贵池长江口,再上大船运往上海港。
可是,雾里青茶叶刚上竹筏走了不到两里地,突然,从河边密林中钻出一伙强人,用钩杆将竹筏强拉到岸边,不分青红皂白,便将近百篓雾里青挑往密林深处,然后,将王全中等人押解上岸。
王全中以为王大麻子会撕票了,可那帮人却不要大洋,开口闭口说要他交出炒制雾里青的秘方。这让王全中大惊,联想起不久前郑六要买自家的秘方,他禁不住问道:“你们是郑六派来的?”说罢,他又后悔了,但已经迟了,几个强人知他识破了自己的身份,不由分说,将他沉入了秋浦河中。
相关阅读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