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金砖丢失传奇

2022-10-26 22:07:04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金砖丢失传奇,明朝初年,浙江嘉善江泾近千座烧窑中,沈家窑及图家窑不相上下。但沈家窑能烧制大型砖瓦,这就让图家窑稍稍逊色一些。 这天,有队人马来到沈家窑前,一个白净面

金砖丢失传奇

明朝初年,浙江嘉善江泾近千座烧窑中,沈家窑及图家窑不相上下。但沈家窑能烧制大型砖瓦,这就让图家窑稍稍逊色一些。

这天,有队人马来到沈家窑前,一个白净面皮、細声细嗓的男人找到窑主沈土根,压低声音说:“我有一笔大买卖,你可愿意做?”

“愿意愿意!哪有卖家轰买家的?”

那人干笑了一声,说:“我要你两个月内,烧制出八块金砖!”“金砖,莫不就是京城紫禁城里用的那种?”

“然也。”

“可我听说,这些金砖不都是苏州府的陆墓窑一家特供的吗?”“不错。但陆墓窑却不能烧出这样大的金砖。”那人边说边从衣袖中抽出一张纸,沈土根看了,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为什么?因为这金砖太大了,要求每块金砖四四方方,边长是四尺,厚度是五寸。

这样大尺寸的金砖,沈家窑也没有把握能烧制。看沈土根犹豫不决,那人立时眼露凶光,问:“你到底做不做?”

沈土根一哆嗦,知道此人是有来头的,十有八九是皇宫里的太监,便一个劲儿地点头:“做做做!”

那人掏出一张银票,说:“这是一千两银子,事成之后,再给你一千两。可是──”那人看看前后左右,狠狠地说:“如果不合格,可别怪我──”那人用右手做了一个砍头的动作。

沈土根接了这桩买卖,就犯了愁。他把自己和大儿子关在屋子里,整整三天三夜,爷俩不吃不喝,吓得全家人都怕他们出事。第四天,父子俩喜笑颜开地出来了。沈土根径直来到窑场,走到一个粗壮的汉子面前,盯着他,一字一顿地说:“丁宝,咱们沈家窑接了个大活儿,这你也知道。虽然你是个外姓人,可我从来不把你当外人对待。”丁宝满脸是笑,说:“那是那是,如果我与──”

沈土根摆摆手,拦住了他的话茬儿。他知道丁宝要说什么。丁宝早就对沈土根的女儿阿梅有了心思。现在,沈土根找丁宝,是因为他知道,这天下第一大的金砖,连鬼都能算出来有多重,怎么也得一千多斤啊,这不是一般人能搬得动的。而且,金砖还要光滑平整,有棱有角,不能有一丁点儿磕碰。这丁宝,力气大如牛,要讲制坯搬坯,非他莫属。

说起这丁宝,也算是与沈土根有缘。三年前的一个雨天,沈土根送趟急活儿,没承想半路上牛车翻在了沟里。正发愁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壮汉。这壮汉一看,二话不说,上前用肩头一扛,“嘿”地发了一声喊,竟把装满一车砖瓦的牛车顶回到了路上。沈土根惊喜之余,随口问他是何方人士,到这江泾有什么事情。那壮汉言道,他叫丁宝,父母双亡,爹爹临终前要他到江泾学个烧窑的本事。沈土根一乐,说在下便是个窑主。自此,丁宝就在沈家窑打起了工。三年来,丁宝把窑上的各个工序都干过。别看丁宝像座黑铁塔,可他却十分内秀,干活儿又不惜力。沈土根看在眼里,知道这是个在烧窑行当能成大事的人,也有心把阿梅许给他。丁宝眼下负责挑水上窑顶为热窑洒水。洒水这活儿,一要胆大,二要心细,三要能掌握火候洒水。因为那登窑顶的梯子又窄又滑又短,所以,每走一步,都像是在刀尖上晃悠。

相关阅读

  • 故事会:一箭双雕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吴女恨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河中救人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