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险故事:三老碑
情系三老碑
民国九年二月初二这一天,是嘉善县干窑镇龙庄讲寺的庙会日,善男信女们络绎不绝地涌进了寺庙,拜佛烧香,佛号不绝于耳。其中一个相貌诚朴的中年男人格外不同,他衣着整洁,礼数格外周到恭谨。他在各大殿礼佛完毕,又来到偏殿的一间禅房,禅房里一位老僧看见他后,立即稽首问好,看样子与客人非常熟悉。
这位老僧就是龙庄讲寺明性禅师,已经年过六旬。那位香客,却是个日本人,名叫三田和一郎,是做中日贸易的客商。前些年,龙庄讲寺偏殿坍塌,需要一笔资金重建,负责筹集资金的就是明性禅师。这笔钱不是个小数目,一时半会儿哪筹得齐,正好来嘉善做生意的三田来寺里礼佛,得知此事后,捐了一笔钱。从那以后,明性禅师就和三田成了好友。三田热衷古董字画,对篆刻金石尤为痴迷,明性禅师也是此中高手,还收藏了一些金石古董,又是位于杭州的西泠印社的成员,精通金石之道,于是二人之间的交往就更加密切了。三田和一郎每次来到嘉善,都要特意赶来龙庄讲寺和明性禅师见面叙旧,如此已持续多年。
好久不见的两个老友没有过多的寒暄客套,三田一边饮茶,一边打量这间小屋。突然他的眼睛一亮,吸引他目光的是挂在墙上的一张拓片。拓片上的字迹古拙难认,三田凑近了仔仔细细反复观看,确认这还真是从一件古老的文物上拓下来的。明性禅师见引发了老友的兴趣,也很高兴,于是缓缓说出这张拓片的来历。
七十年前,浙江余姚客星山下的严陵坞村一个村民在山里取土时,挖到了一块平整的石料,竟是块有字的石碑。余姚富绅、“金石癖”周世熊前来辨识,根据其文字记载内容与字体笔法,认定这块石碑非同一般,于是就收藏了起来。几年后,太平军攻到了余姚,周家人连夜出逃,偌大的庭院就此被太平军占领作为指挥部使用,他们就在花园里搭锅垒灶,生火烧饭,满园名花异卉被践踏一空。在垒灶台时找不到合适的石板,一个炊事兵在花园里搜来寻去,一眼发现了这块矗立在花园一角的石碑,不由得满心欢喜,立即着人搬过来垒作灶台。太平军退后,周世熊率家人回到老宅,到处找不到那石碑,极为痛心,家人在拆除灶台时才发现了这块已经被煤烟熏得漆黑的石碑,正是主人的宝贝。周世熊大喜过望,见石碑并没有被损坏,于是更加珍惜。
后经考证,这块石碑就是传说中的三老碑,是研究东汉时期官制与文字、书法沿革的重量级文物。消息传开,轰动了业内人士,各地学者、名家纷纷赶来为三老碑题跋作记,称它为“两浙第一碑”“东汉第一碑”,于是三老碑声名鹊起。明性禅师这张拓片,就是拓自三老碑。
相关阅读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