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落水的孩子
饵娘
女人身材娇小,骑着一辆自行车,车前筐里总是放着各种各样的饵料。钓不同的鱼需要不同的饵料,女人这里都有。也许是常吹海风的缘故,女人脸膛发红,显出一种极健康的肤色。当她过来,便会有垂钓者凑过去,或买点儿饵,或仅仅上前与她搭讪。女人笑。买她的饵,她笑;仅仅是搭讪,她也笑。那笑让人感觉与她的距离马上近了,却又似乎隔着一点儿什么。
每天女人都会骑着车,卖饵,看海,发呆。渐渐地,常去海边垂钓的人都认识她。有好事者给她取了一个好听的外号“饵娘”,最初只在背后叫,后来当着她的面也叫。她听了,浅笑,卖饵,收钱,仍是不远不近的距离。天天与钓友们打照面,钓友们感觉与她很熟,但细想,发现除了知道她单身外,其余的竟一无所知,甚至没有人知道她住在哪里。住在哪里都无所谓,反正他们需要的只是她的鱼饵,充其量再加上偶尔解闷子时的几句或荤或素的玩笑。
但老刘却想知道得更多。
老劉前几年与妻子离异,孤家寡人,没什么爱好,唯喜钓鱼。之前老刘钓鱼,饵料总是准备得特别充分,遇上需要的钓友,便会慷慨相送。后来他认识了饵娘,饵就带得少了,只要看到饵娘过来,不管需要不需要,他必放下鱼竿,买一点儿饵。再后来别人就发现老刘变了,变得爱打扮爱干净,经常西装革履,皮鞋也擦得一尘不染。钓友取笑他,来钓鱼还是来相亲?老刘挠挠头,笑。又有人说,看上饵娘了吧?老刘再笑,说,我这熊样儿还敢看上谁?居然没有反驳。既然如此,大家心知肚明,再见到饵娘,便开她和老刘的玩笑。饵娘听了,既不喜也不恼,见到老刘仍然有说有笑地保持着那种不远不近的距离。她这样,倒是让老刘有些难为情了,面对她明显感到局促不安。如此这般,老刘喜欢饵娘就变成了事实。钓友们剩下的事情,就是将他俩撮合到一起,皆大欢喜了。
老刘搓着手,说,别,千万别。那表情,又分明是期盼的。
那天老刘用饵娘的饵料钓到两条大黑鱼。老刘的钓艺不高,能钓到两条黑鱼并且都在两斤以上,钓友们说这是老天爷在帮他──不是帮他钓鱼,而是帮他钓饵娘。第二天,老刘果然跟饵娘说,他想送她一条大黑鱼。饵娘不要,老刘说,已经带过来了呢。去车里抱来一个大泡沫箱,里面除了一条大黑鱼,还有半箱碎冰。老刘说昨天他把鱼放在冰箱里,早晨又去买了保鲜箱,就是为了让饵娘吃个新鲜。老刘搓着手,说,很多人一辈子都没见过两斤多的黑鱼呢。
饵娘笑着说,我不能拿你的鱼。
老刘说,反正我钓鱼也就图个乐子。你不要的话,我的乐子就没有了。
相关阅读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