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会:失眼
失眼
农历甲申中秋过后几天,秀州怡和当老朝奉秦三奎在刘复兴饭馆摆了一桌酒水,请下秀州全城当铺的主事朝奉。秀州当铺的朝奉们知道怡和当因为不久前收下一件赝品,中秋节老板傅柏仁请伙计吃饭,一碗“千张卷”端在了老朝奉面前──让他捆铺盖走人。因此这次他请席,大家心里清楚他是要告别大家回乡去了,因为平时当铺行里都高敬这位老朝奉一尺,这回没一个抹了他面子的,而且都早早来到了刘复兴饭馆。
秦三奎早等在了楼梯口,拱手相迎。看这秦三奎,六十岁左右年纪,精神矍铄,颀长的身材,腰板儿还挺挺的,脸上一双鹰眼偶尔闪出精亮。不失是一个大当朝奉的气派。
秦三奎主事的怡和当是秀州全城最大的当铺,一年上万银洋的出息,秦三奎在怡和当老东家手下开始做头柜,一直到做大朝奉四十多年里没有过大闪失,为怡和当挣下了偌大一份家当。偏偏这一回,秦三奎却失了眼,收进了一件赝品。不知怎么这消息还一下传了开来,说秦三奎这回给怡和当砸了一千担大米。
说起来,当铺这行当,靠的是大主生意,你想,那些穷主儿冬当夏衣夏当棉被不过半吊钱生意,有多少钱赚头?那些落败人家子弟或者阔主儿一时钱不凑手,上当铺当珠宝玉器,见月一分半的利息,那才叫赚头,碰到死当,当初一千的东西喊出的当价不到一百,等于白捡了便宜。
但是当柜的朝奉一定要识货,要是不小心失眼收进了假货,自家损失不说,同行里一传开,这家当铺的生意从此就难做了,难怪傅柏仁竟然抹了脸皮开了这位父辈功臣。
可是,这么大主的生意,精明一世的秦朝奉怎么会失眼了呢?同行大家都想不明白。酒水席上想问老朝奉又一时不知怎么开口。
酒过三巡,老朝奉站起来和大家一拱手,声音里带点儿凄怆:“各位都知道老朽这一生全卖给了怡和当,想当初有多少家大当店出大价挖我,可是因为看重一个情字没肯离去,不想这回落得的下场是──十担米打发了我!”说时,转身从一边的搁几上拿过个包儿,解开,从杏黄锦袱包的锦盒里取出一个大瓷盘来让大家传看,“这就是我们东家打发我的一份养老银子──我收进的那个假货,大伙儿不妨开开眼。”
这些朝奉原本想凑个机会问一问老朝奉这事情,不想他竟然自己亮了丑,大家都觉得有点儿意外。一个个接过盘子带点儿好奇看得特别仔细:这是一件“九世同堂”黄底青花径尺大盘,盘子中央九头大小不一或奔或踞的狮子,无不神态毕肖,栩栩如生,小狮子身上金色茸茸细毛毫发不爽,这画艺很是高超,这个盘瓷胎细腻,翻看盘底,印了“大清康熙年制”蓝字。大家一边传看一边说:“是件好货,不怪老朝奉一时走眼。”
相关阅读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