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民间故事:八方锦(3)

2022-12-15 10:43:28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八方锦,这般宝贵的物品,父亲怎肯撕毁、赠予穷人当梁贴呢?如此反常,必有蹊跷。 翟廉擦干眼泪,一目十行读起了上面的文字。还未读完,便瘫在椅子上。 父

八方锦

这般宝贵的物品,父亲怎肯撕毁、赠予穷人当梁贴呢?如此反常,必有蹊跷。

翟廉擦干眼泪,一目十行读起了上面的文字。还未读完,便瘫在椅子上。

父亲写在锦上的是一封信,这封信不但有让他寻找“八方锦”的真正原因,更有关于他母亲早逝的秘密。

二十多年前,翟廉的母亲去世并非突发疾病,而是受到了本州恶霸张奎的玷污而服毒自尽。

翟母是个聪慧美貌、知书达理的女人,为养家糊口,常随翟父到城里打下手卖字画,有一回,正好被张奎瞧见,张奎便打起了歪主意,以要求上门送画取钱为由,把翟母霸占了。

翟母是个烈性子,被糟蹋后,连夜逃回翟家,喝了毒药。

那么,这么多年,父亲为何要隐瞒真相,不去官府告状呢?信中对此也做了解释。父亲知道张奎心狠手辣,怕事情一旦公之于众,张奎会报复翟家,那样一来,别说科考,翟廉的性命也要受到威胁。信的最后一句写道:“考取功名,为母报仇!”

看到这些内容,翟廉的头嗡嗡作响,一拳砸在桌子上。

转天,翟廉起了个大早,带上“八方锦”直奔赵州州府而去。

递上了名帖,知州把他请进客堂。寒暄片刻,翟廉取出了八方锦。知州责令旁人退下,把八方锦铺开看了起来,看完,脸色陡变:“真没想到,此等事会发生在当朝进士家中。”

翟廉点点头:“老父亲隐忍了二十多年,抑郁而终,就是盼着我出人头地,好为母亲雪恨。还请知州做主,惩奸除恶,帮我母亲申冤!”

“唉!”知州叹了口气,说了句:“难啊!”

接下来,知州讲起了张奎的恶行。

张奎欺行霸市,强取豪夺,光天化日打家劫舍,欺辱良家妇女……他的打手爪牙遍布赵州,一手遮天,无人敢惹。据传,但凡谁家有小孩发脾气哭泣不止,长辈小声说一句“再哭张奎就听到了”,小孩一准不敢再闹。无论是士农工商,还是三教九流,谈起张奎无不色变胆寒。

“王法何在!天理何在!难道就这样让恶人为非作歹,逍遥法外?”翟廉气得手都抖了。

知州无奈地摇了摇头:“管?谁来管,谁敢管!本州的上一任就是蹚了这浑水丢了乌纱帽的。别说本官不敢,你敢吗?你遇没遇到过这种事?你在广西任上怎么做的?”

知州这一连串问话如同把利刃刺入翟廉的心头。他低下头,思考良久。

“既然知州大人不敢插手,我只好到真定府一走,请知府大人主持公道!”翟廉一边说,一边拱手要告辞。

“别!”知州劝翟廉就此罢手,悄声说,当朝的一品大员刘阁老,是张奎的儿女亲家。刘阁老位高权重,权倾朝野,与他同级的张首辅几次率文武百官弹劾刘阁老,都是功亏一篑。如今你与他作对,到头来,怕是打不住狐狸惹一身骚……

相关阅读

  • 吴女恨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故事会:一箭双雕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河中救人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