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世说新语:访徒(2)

2023-01-29 16:37:20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访徒,这都什么年代了,您还用毛笔写字啊? 王老头儿抬头看了我一眼,故意叹了口气。 我讪讪地笑了,随口问道:您不是说要收徒弟吗,这些日子有眉目了吗

访徒

“这都什么年代了,您还用毛笔写字啊?”

王老头儿抬头看了我一眼,故意叹了口气。

我讪讪地笑了,随口问道:“您不是说要收徒弟吗,这些日子有眉目了吗?”

他略一顿笔,待墨迹干透,伸出粗糙的手掌将纸熨平,沾了点儿水,然后拿起来走到门口,贴到了门板上。

我跟了过去,眯着眼辨认着上面的笔墨──今欲收徒,须品行端正,悟性通达,心诚志坚,不慕名利者;能离家舍业,行走济世,不惧苦辛,十年不悔者。

我惊讶道:“这么高的标准啊!”

王老头儿撇撇嘴说:“中医是老祖宗世世代代疗疾厄、存性命的宝贝,要是什么人都能学,中医早就成街边杂耍了!”

我们正聊着,就来了几个看热闹的村里人。

张大娘不识几个字,从大家的议论中明白个大概。立刻把身后的儿子往前推了推:“王大夫,你收不收我家发财?”

王老头儿看了看发财,问:“你想学医?”

发财嘿嘿地笑了两声:“学医是不是能挣大钱?”

王老头儿“哼”了一声,不再言语。

看热闹的人渐渐都走光了,王老头儿走回屋里,瘦弱的背影看上去有些落寞。

他摇摇头说:“可遇而不可求,可遇而不可求啊。”

说完他起身开始给我抓药,那柄暗金色的戥秤在他手下就如一件趁手兵器来回进退,红色的绒线像是微弱的火苗,燃烧着王老头儿眼中的热望,只是他看着秤星时眯起的双眼不小心泄露了秘密──他已年逾古稀了。

王老头儿利索地抓药,嘴里也不闲着:“眼看我都这一大把年纪了,就想找个合意的小子把这门手艺传下去,对十里八乡的人有些照应,也好跟祖宗有个交代……”

听到这话,一股豪气忽然涌上心头──“我学”两个字差点儿就要脱口而出。可是不知怎的,脑子里转眼就飘过一堆杂七杂八的想法:将来自己苦行僧般捣鼓着望闻问切,别人却削尖脑袋往城市奔往“高处”走;自己奔忙在山洼里给人看病,别人却徜徉在霓虹下享受繁华;自己朴素得只有一门手艺济苍生,别人却有好多名片可以炫门楣……这些想法针刺般扎破了刚才的豪气,最后甚至连点儿底气都没剩下。

那两个字也跟着咽回到肚子里。屋里显得异常的静。

王老头儿似乎并没有觉察到这些,仍然兀自沉浸在刚才的念想中:“只要我还活一天,老祖宗的手艺就在一天。等我慢慢把这些年行医攒下的土方都整理下来,总会有脑袋灵光的年轻人看得上它们,愿意传承这门手艺,就算我活着的时候没有,入土之后也会有。”

王老头儿手不离药,一直在絮絮地说着。昏暗的光线投在他宽阔的额头上,竟透出几分光亮,就连眼角堆积的皱纹,也好像舒展了好多。

相关阅读

  • 故事会:一箭双雕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吴女恨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河中救人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