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会:医者仁心(2)
神医秘事
宋府的老爷宋晋庭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听余掌柜还留有一招,不禁勃然大怒。俊生连忙解释道:“我家掌柜救人的法子颇为奇怪,需要喝醉酒才能发挥效力。上次我没在,他没有助手,因而未能使用。”
哪儿有先喝酒再治病的?喝醉了还能开方子吗?宋晋庭半信半疑,可是当地的名医他已请过不少,只能试试看了。
余掌柜不胜酒力,不一会儿就醉得七荤八素了。这时,俊生开始替小姐把起脉来。
宋晋庭正觉奇怪,却见俊生走到余掌柜身边,悄声说着什么。突然,俊生直起身,对宋晋庭说道:“我把小姐的脉象告诉了掌柜的,他说小姐水寒侵体,加之肝气郁结,必须用银针才能化解。”
宋晋庭吃了一惊。原来,他见宋钰儿已到了出阁的年龄,便擅自做主许下了一门亲事。眼看着婚期将至,宋钰儿却死活不同意,非要自择良婿。宋晋庭虽然对女儿宠爱有加,但也由不得她使性子。宋钰儿见说服不了父亲,一气之下,投湖自尽了。后来虽被家丁救起,却生了重病,宋晋庭只好取消了婚约。
俊生拿出一块红绸布,让丫头把自己的眼睛蒙了个严严实实,又让丫头先在宋钰儿的身上抹上药油,手中的银针仿佛长了眼睛般,朝着胸下、上腹等处扎了下去。少顷,俊生捻动着银针,随着力道的加重,只见宋钰儿的额上渐渐冒出了冷汗。约莫过了半炷香时间,宋钰儿突然喷出一口浓血,苏醒过来。
宋晋庭大喜,却见俊生又走到余掌柜身边,低语了一阵,写下了方子。宋晋庭仔细一看,不禁暗暗称奇,这张方子与之前的竟然相差无二。俊生解释道:“小姐之前淤毒未去,不能强行用药。现在服用,三日即可见好。”
余掌柜在马车上晃晃悠悠地睡了半个时辰,总算醒了过来,听俊生讲了诊治的过程,沉默半晌,说道:“你哪里是遭了什么劫匪,既然如此,何必隐瞒医术?”
俊生满脸愧疚地说:“掌柜的如能信我,等我逃过此劫,一定坦言相告。”
身世之谜
一天,余掌柜出诊去了,俊生正准备打烊,突然听得一声娇喊,抬头一看,竟是宋钰儿。原来,宋钰儿从丫头口中得知了俊生治病的过程,对他很是感激,叫人做了一块上好的牌匾,亲自带着丫头前来报恩。
聊起医术,二人越聊越投机。宋钰儿坦诚道:“实不相瞒,家父曾是太医院的管事,我自幼便广读医书。只是太医院早在道光年间就废除了针灸科,所以从未涉足。先生针法了得,不知能否传授一二?”
俊生心有难处,又不忍当面拒绝,正在这时,余掌柜回来了,见二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便顺水推舟地同意了。
从那以后,宋钰儿经常来万曦堂讨教。一次,俊生抓药时,宋钰儿发现他并未完全依照余掌柜的方子,而是擅自将柴胡换成了熟地。俊生不慌不忙地解释道:“掌柜的兴许忘记了,此人脾虚胃寒,不宜服用柴胡,所以我才换成性温的熟地。”又有一日,余掌柜喝醉了,宋钰儿学着俊生的样子上前问话,可无论怎样询问,都没有回应。俊生笑着说:“我和余掌柜心有灵犀,旁人又怎么可能做到呢?”
相关阅读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