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文玩核桃
文玩核桃
瞧见有些上了年岁的人么,掌心里常滚着一只核桃。核桃质硬,核上有自然孕生出来的纹样,捏在掌心里,不停地摩挲着,刺激着掌上的穴位,据说能防老年痴呆症。这核桃若经前朝人长久把玩,留下了古人的手泽,也可以当文物了。有人癖好收集这种核桃,当古董赏玩,故称之为“文玩核桃”。
傅三是在四十歲后开始玩上的。祖上留下来一只核桃,色泽赭里透紫,泛出幽光,仿佛藏着些什么,一看就知年代久了。这核桃,个大,纹路深,形状圆中带扁,坊间称“大灯笼”,是收藏人的难得。据家里长辈说,它曾是贡物,本有一对,是分不清你我的双胞胎,另一只在傅三爷爷小时候给弄丢了,实在是可惜了!
因此,傅三的收藏有了目标,就想找到那只配对的。好些年下来,钱也折腾掉不少,大大小小、成双配对的也弄到一些。但祖上丢失的那一只,在哪儿藏着呢?这成了傅三心头的病。
这天傍晚,傅三溜达到新居附近的一片绿地里,一群人正围住一白须老者。老人八旬模样,神清气爽,边说笑,边摩挲手中物。这一瞧,傅三的眼一下子像被电击中,胸腔里的那颗心顿时跳得要蹦出来—老者的手中物,正是傅三心头多年来的念与想!
于是傅三一步步地接近,渐渐地,与老人熟了。某一天,傅三备下酒菜,邀老人来家叙谈。酒热话酣时,傅三转身捧出一只木匣来,掀开盖,大大小小的文玩核桃跳在人眼前。傅三说,这是十多年收藏下来的。老人叫了声好。傅三又转身进里屋捧出一只小锦匣,开了匣盖,老人的眼也热了起来,这一只核桃竟与他手上的一模一样,纹丝不差!
傅三红着脸,把心事摊了开来,说愿意拿这一大匣的核桃换下对方那一只来。老人不言不语,继续喝酒吃菜。半晌,才吐出几句话:“小老弟,听没听说过?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不夺人所爱呀!我也好这物,照我的心思,也想出个价,把你的这只归了我,可我没言语呀!”
傅三的脸一下子红到耳根!傅三想,这话厉害呀!再细想起来,觉得老先生毕竟做人做得比他有境界呀!静下来心里便生出些惭愧来。此后傅三再没勇气提这事了。只是宝物亮了相,傅三偶尔也会把它捧在手上把玩一下,在人面前露露脸。有时呢,与老人聚在一起时,也让这一双宝贝暂时在同一双手里,拿捏拿捏,把玩把玩,然后再各归各。
傅三与老人的友谊渐深了。两家常走动,俩人常聚在一起谈古论今。又过了些年,老人已近九秩了,老伴也已去世,一个女儿又在外地,傅三就常常去老人那儿陪着聊聊天,或帮着干些小活。某一天,老人病重,躺在床上,对傅三开了口:“小三呀,我怕不行了,死前能否圆我一个愿,把你那只核桃放我这儿,让我成双地玩几天,行不?”
相关阅读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