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尚书坟(2)
尚书坟
村里人答应了。
第二天,村里突然刮起了旋风,旋风刮啊刮,刮到磨坊那里,一下子把石磨卷了起来。村里人看到,那几千斤重的石磨被卷在半空中,忽忽悠悠地向尚书坟方向飘去。大家无不咋舌—这狐狸精的法力也太高了!
十几天后,又一阵旋风刮来,石磨被卷了回来,安安稳稳地放到了磨坊里。石磨上还有几袋子面,看来这是答谢的礼物。村里人把面分了,每家都得了一瓢面。有人发现,磨眼里还有很多遗落的面粉,把那些面粉扫出来,竟然也装了半袋子。
一时,村里人议论纷纷,尚书坟里的狐狸真有钱啊,过个年,光面就磨了十几天,还不知酒肉要置办多少呢。
借点人气
等过了年初五,那个精瘦的老头儿又来到了村里。他对大家说:“真不好意思呀,这回还想麻烦你们一点事儿。”
村里人問这回借什么,老头儿说:“这回不是借东西,是想借人。”
村里人愣了,问要他们干什么活,老头儿说:“也不是干活,就是想让你们捧个人场,凑点人气。”
老头儿说,他在京城里有一门亲戚,已经多年不走动,今年突然来信,说初八要到他家来走走。那个亲戚可了不得,要钱有钱,要权有权,出行一次,地动山摇。可自己家人丁稀少,出来迎接,显得太丢份儿了,就想请村里的乡亲们去捧个人场。
老头儿提出了要求,亲戚的轿子来了,村里人只管站在路边,等轿子到了跟前,他们张嘴喊话就行了,别的都不用管,到时候少不了好处。
上回借磨,村里人已经尝到了甜头,知道老头儿说话算数,于是就答应老头儿,初八晚上去捧人场。
转眼到了初八那天,村里人按照事先约定的,早早地站在村头的路边等着。过了一会儿,前面隐隐看到灯光,还传来敲锣的声音。等走近了,大家才看清,队伍最前面是十几个大汉举着灯笼,一队随从边走边敲锣,接着有几十个人骑着高头大马经过,最后才是一长溜八抬大轿。
村里人都被这气派给惊呆了,有到过县城的村民,见过县太爷出门,那气势比这可差远了。等轿子到跟前了,大家才想起喊话来,就张开嘴齐声喊:“恭迎太夫人!”
只听轿子里一个老太太说:“这么冷的天,难为大家在这里迎候着,赏!”
一个随从拿出个袋子来,“哗哗”地向空中撒着什么。大家拾起来一看,我的妈,是银元呀!
等第二抬轿子来了,大家又喊:“恭迎老夫人!”
轿子里的人说:“给大家赏钱,买壶酒喝。”又有随从把钱撒在路边,大家一阵哄抢。
等第三抬轿子来了,大家就喊:“恭迎老先生!”
轿子里一个男人说:“大家辛苦了,赏!”
就这样,十几抬轿子过去了,整个队伍浩浩荡荡地向着尚书坟的方向而去。村里人人都拾了不少银元,这个年过得十分红火。
相关阅读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