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会:不认人的刀客(2)
麦客刀客
一轉眼,小半月过去。就在苏老大再转回陈瘫巴家、睡进东厢房的那天半夜,忽听“吱呀”声起,一个人影闪进了屋。
“谁?”苏老大正要起身,一只嫩嫩软软的女人手已捂上了他的嘴:“苏大哥,是我。求你带我走,离开这该死的栖鸦堡,该死的瘫巴,行吗?我会一辈子跟着你的。求你了。”
是巧枝,陈瘫巴的媳妇!
二、只认规矩不认人的刀客
苏老大是个地地道道的庄稼把式,割起麦子来一个顶俩,不用起早贪黑,一天能收8分地。陈瘫巴家的第一块地,满打满算也就5分,苏老大却磨了两次镰刀,直忙到太阳落山才干完活。擦擦汗,抬眼正往村口张望,身后冷不丁传来了一阵冷嘲热讽:“苏老大,在等人吧?我要是你,就死了那念头。”
单听动静,不用回头,苏老大就知道是同乡冯二疤。冯二疤也是在麦收时节来的栖鸦堡,但不做麦客,是替人看麦场防偷盗的刀客,类似于旧年月的镖客。这家伙自幼好武,有一回着了魔,垒起一摞青砖非要练铁头功,一头撞去,“咚”,结果砖没碎,脑门先遭了殃,落下了两道长疤瘌。及至长大成人,苏老大做了麦客,靠一把钢口极好的镰刀赚钱养家;张嘴闭嘴江湖规矩的冯二疤则做起了刀客。刀客无刀,耍的是一根粗有盈把的齐眉棍,挑、刺、劈、撩、扫,棍打一大片,倒也虎虎生风,颇具气势。
“冯二疤,你别狗带嚼子,胡勒—”
“我胡没胡勒,你心里清楚。”冯二疤硬邦邦打断了苏老大的话,“那小媳妇的模样是不赖,不光你,谁看都眼馋。可你别忘了,这是在栖鸦堡。你是我捎信叫来的,我可不想捧着你的骨灰罐回去!”
栖鸦堡的雇主给麦客的工钱高,确实是冯二疤给苏老大传的话。至于栖鸦堡这地名的来头,苏老大也有耳闻。据传在清朝时候,此地盘踞着数百土匪,以山壑和饮马河作屏障,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官府动怒,调兵进剿,杀得尸横遍野。因这帮恶匪太过可恨,没人愿给他们收尸,最终引来了大批乌鸦,啄食得只剩满山白骨。从此,这儿也便有了名字:栖鸦堡。冯二疤的话中之意很简单:山高皇帝远,打死你没人管。你要不想喂乌鸦,那就离巧枝远点。再者,我是刀客,刀客就要讲江湖规矩:收人钱财,保人平安。而另一个事实是,昨夜,趁陈瘫巴睡死过去,巧枝偷偷走进东厢房,呜呜哭诉起了自己的身世。她爹死得早,娘又带她改了嫁。说来不幸,去年冬天,娘也去世了。继父好赌,就把她嫁给了陈瘫巴。明面是嫁,其实就是卖。陈瘫巴觉得买亏了,又怕她跑,天天非打即骂,没轻没重地折腾她。苏老大越听越生气,就动了带巧枝远走高飞的念头,并约好日落时分在麦地碰头。
相关阅读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