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奇媒

2023-05-04 09:41:38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奇媒,王永坤 康熙年间,苏北古黄县出了个苏姓媒婆,在正式提媒前,她必到姑娘家里,将姑娘叫到面前,照照面,拉拉家常,相一相姑娘是否有“旺夫相”。真别说,经她说

奇媒

王永坤

康熙年间,苏北古黄县出了个苏姓媒婆,在正式提媒前,她必到姑娘家里,将姑娘叫到面前,照照面,拉拉家常,相一相姑娘是否有“旺夫相”。真别说,经她说合的夫妻不知有多少对了,还真没有吵闹的,而且小日子都过得越来越红火。如此一来,苏媒婆可就出了名。

有一年,新进学的秀才顾峤拜托苏媒婆为他提亲,姑娘是古黄县数一数二的富翁黄员外家的大小姐黄英。苏媒婆答应了,抬脚就去了黄家大院。黄员外夫妇来到厅堂,听了苏媒婆的来意,不由面面相觑:这顾秀才倒是个年轻才俊,只是功名前程不全是凭文才得来的,还要靠运气、拼财力、比家世……倘若顾秀才一辈子不中举,岂不坑了宝贝女儿?但若一口回绝,则又恐怕姓顾的万一将来发达了记恨报复。

这事如何是好?黄员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对老婆使了个眼色。黄老夫人会意,找个借口离开了厅堂,来到后院闺房里,叫来了女儿的贴身丫鬟丑妮。这丑妮本是黄家仆人的女儿,也出生在黄家大院,说来也真巧,恰同黄英同年同月同日同时辰生,只是丑妮自幼父母双亡,黄员外夫妇看在女儿好歹有个小玩伴的分上,勉强收留了她,又因她模样生得粗眉大眼,便顺口把她叫作“丑妮”。

丑妮愣头愣脑地站在黄老夫人面前,直到黄老夫人叫她脱下她的薄夹袄和旧布鞋,换上大小姐的绸缎衫和绣花鞋,方才醒悟过来:原来这是让自己代大小姐去厅堂,让苏媒婆相一相有没有“旺夫相”!黄员外夫妇的如意算盘是:女儿一向“养在深闺人未知”,如今就用丑妮来个“狸猫换太子”,蒙一蒙苏媒婆—丑妮笨头憨脑的丑模样,绝不会入苏媒婆的法眼,如此便可以巧妙地将这门婚事推了出去,而又不得罪顾秀才!

只说丑妮第一次这么衣着光鲜地来到厅堂,又拘束又窘迫又害羞,几乎连头都不敢抬,苏媒婆问一句她就低声下气地答一句,叫坐下她就坐下,叫站起来她就站起来,还习惯性地给苏媒婆斟了一杯香茶,双手捧到她面前。

黄员外夫妇在一旁捂嘴暗笑,不料,苏媒婆却高兴地一拍大腿道:“黄小姐好个旺夫相,与顾秀才实在是天作之合,这个媒,老身做定了!”随后又转头夸赞黄员外夫妇“教女有方”。黄员外不由皱起了眉头:没想到这苏媒婆顺水推舟,非要让顾黄两家结亲不可,罢罢罢,我也来个装聋作哑,大不了以后就把丑妮认作“干闺女”,待大喜之日就把丑妮嫁到顾家,就算到时候真相大白,顾峤和苏媒婆也只能打落牙齿自吞肚—反正丑妮和女儿是同一个生辰八字,而且今日“相亲”的又是丑妮!当下,黄员外笑吟吟地开了一张写着生辰八字的婚帖,交给了苏媒婆……

相关阅读

  • 河中救人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故事会:一箭双雕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吴女恨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