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奇媒(2)

2023-05-04 09:41:38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奇媒,两年之后,顾峤来到省城秋闱大比,竟一举中了举人!消息传来,黄员外夫妇又惊又悔,好在女儿这两年因高不成低不就仍一直待字闺中,而当初和顾家的

奇媒

两年之后,顾峤来到省城秋闱大比,竟一举中了举人!消息传来,黄员外夫妇又惊又悔,好在女儿这两年因高不成低不就仍一直待字闺中,而当初和顾家的婚约本来就有“猫腻”,事情尚有兜转之机!当下黄员外夫妇也不再提要认丑妮为干闺女这桩事了,急不可待地自择吉日良辰,吹吹打打,一顶花轿将女儿抬到了顾家。丑妮呢,则当作陪嫁丫鬟也随之来到了顾家,继续服侍黄英。至于蘇媒婆,大喜那天早被黄老夫人以“谢媒”为名请到了黄家大院,指使几个能说会道的仆妇轮番灌酒,把她灌得酩酊大醉,不分东南西北……

来年春,顾峤又到京城参加春闱大比,高中进士,得入翰林院当了编修,家眷也因此被接到京城团聚。黄员外夫妇别提多欢喜了。然而,刚过了两年,顾峤却特向朝廷告假,沿运河回乡探亲。令人诧异的是,衣锦还乡的黄英一下船竟连婆家也不回,而是径奔娘家,对着父母一番哭诉!

原来这两年,小两口在京城几乎没有一天不在吵闹中度过,黄英心高气盛,看不惯丈夫只知窝在翰林院中写文章,劝他别太死脑筋,要学会串会馆、拜同僚、送礼走门子……耿直的顾峤却不认同这一套,整日被黄英吵得心烦意乱。由于不能“齐家”,顾峤到了翰林院自然难以写好“治国平天下”的文章,屡受上司训斥,只怕要当一辈子也难以出头的“黑翰林”了!夫妻俩越闹越僵,坐船回乡吵了一路……

顾翰林夫妻反目,轰动一时,全县皆知。苏媒婆闻知后大为诧异,急忙前往顾家探个究竟。一进院,只见一个粗服蓬头的丫鬟正在打扫院子,等到这丫鬟一抬头,正是丑妮!苏媒婆惊奇地连连拍腿:“错了,错了,姻缘错了!”

顾峤闻声走过来,与苏媒婆和丑妮三人一番问答,方才如梦初醒,明白当初中了黄员外夫妇的李代桃僵之计!顾峤在院子中踱起步来,不时抬眼望向低眉顺眼的丑妮,直看得丑妮脸红得像苹果。这几年与丑妮朝夕相处,顾峤早已感觉不到丑妮的“丑”,而是觉得同黄英相比,她温良敦厚,静默可亲!见苏媒婆就要去黄家大院“算后账”,顾峤赶紧一把扯住了她,随后来到书房里写了一封休书,让苏媒婆送到黄家大院……

接到休书,黄英并不感到吃惊和后悔,她早已预想到了一条后路—京城还有个叫于帆的古黄籍官员,妻子夭亡,想再娶一个同乡女子为续弦,只是一直未能如愿,听人说这于帆官场上行事机灵,人缘极好,比顾峤有“出息”多了。当下黄英便让父亲托人向于家提亲。于帆看中了黄家的银子能在仕途上助自己一臂之力,接到家信后也不嫌弃黄英是弃妇,当即从京城回书一封,一口应允了这门亲事。

不多日,黄家雇了一艘大花船,送黄英奔赴京城完婚。而在黄家大花船的前面,是一艘席篷小船,船舱里端坐着的恰是告假期满也回京城的顾峤和他刚“扶正”的新夫人丑妮!

相关阅读

  • 河中救人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故事会:一箭双雕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吴女恨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