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瓦匠的三道菜(3)

2023-05-17 08:25:28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瓦匠的三道菜,陈师傅道:“这珠子就是林员外一直苦寻无果的家传夜明珠。” 二狗子惊得张大了嘴巴,问道:“那怎么会在鱼嘴里?师傅,您又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瓦匠的三道菜

陈师傅道:“这珠子就是林员外一直苦寻无果的家传夜明珠。”

二狗子惊得张大了嘴巴,问道:“那怎么会在鱼嘴里?师傅,您又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陈师傅笑道:“什么发现?这珠子本来就是师傅自己放进去的。”

这下,二狗子惊得连话都说不出了。

陈师傅说:“说来话长。我师傅本是个江洋大盗,飞檐走壁,偷金窃宝,无所不能。而我师傅的师祖,当时得知林府有这颗珠子后,就想尽办法,终于抢先一步,将这珠子偷到手,接着一代代传给徒弟。后来,我师傅到了晚年后,百病缠身,也深悔年轻时作孽太多,决心悔改。他本是个巧手,于是自学了泥瓦匠的活儿,自然得心应手,很快就成了这一行的佼佼者。早年偷来的珠宝,大多完璧归赵。唯有这颗珠子,一来我师傅对此爱不释手,二来林府的先人本有恶名,为富不仁。所以,师傅一直到临终前,才将这事儿告诉我,又吩咐我,若是林府的后人改过向善,可将珠子奉还;否则,就将其留下,或者用来接济穷人。”

二狗子恍然大悟:“所以,师傅您一直都在试探林员外?”

陈师傅点头道:“师傅带着你,到林府干活儿,就是为了观察林员外。这珠子毕竟是林家之物,所以打算再给他一个机会。这些天,师傅将这珠子藏进鱼嘴里,就是为考验林员外。他若是还有点儿良心,最后应该赏咱俩一顿好吃的,便会将那咸鱼留下。鱼一动,嘴一张,里头的珠子就显出光亮,自然也不难发现了。哪料到,这林员外一年来,咸鱼怎么端进去的,就怎么端出来,连动都丝毫未动。”

陈师傅喘口气,接着说:“这珠子是师傅传给我的。我孤身一人,且年事已高,决定回乡养老,也用不着这珠子。师傅这一生,也有点儿积蓄,老家也置了田产和宅子,这珠子用不着。反倒是你,无父无母,这颗珠子就留给你吧。”

二狗子一听,连连摆手道:“这怎么行?”

陈师傅道:“你不用谦让,我知你生性善良,自然能好好利用这珠子。一来,你的技艺,早已青出于蓝,可以自立门户,独自闯荡,不用再依赖我;二来,你也到了成家的年纪,也需要有些钱财傍身。以后,若是遇到困苦之人,你不妨帮人一把,也算是了了师傅的心愿。这么一来,一举多得,倒也是好事一桩。”

说完,陈师傅将珠子塞进二狗子的手中,转身离去。

二狗子愣在原地,百感交集。人心复杂,世道莫测,但看着手中的珠子,他仿佛感受到了肩上重担的分量,点了点头,大步朝前方走去。

选自《绝妙小小说》2016.3

(段明 图)

相关阅读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吴女恨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故事会:一箭双雕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河中救人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