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雕翎大箭(3)

2023-05-18 10:24:56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雕翎大箭,原来这支刺客用的箭根本就不是一家造的,而是一支拼装箭。这个刺客非常聪明,他行刺侯大人的时候,一定是发现马、柳、狄三家的箭都有缺憾,于是用

雕翎大箭

原来这支刺客用的箭根本就不是一家造的,而是一支拼装箭。这个刺客非常聪明,他行刺侯大人的时候,一定是发现马、柳、狄三家的箭都有缺憾,于是用柳家的箭头、马家的箭杆和狄家的箭尾拼装成了一支好箭。

柳天源惊喜地叫道:“侯大人,拼箭真是个好主意,我们完全可以利用马、柳、狄三家所长,拼出能上战场的好箭来!”

苦瓜拿出制箭的工具,用马家的箭杆,柳家的箭头,还有狄家的箭羽拼出一支箭,柳天源开弓试射,果然一箭穿透了铁甲的前胸。侯大人连连喊好,他转头对柳天源说道:“柳总管,就用这拼箭的法子造箭吧!”

柳天源送走了侯大人,他急忙骑马回到工部,布置如何拼箭的事儿去了。十天后,十万支箭全部完工,工部的造箭营造了三万支,剩下的七万支箭,就是用那三家私人造箭坊的箭拼出来的。

铁马关战事正酣,这十万支雕翎箭送到前线,立刻解了铁马关的燃眉之急。突厥兵将纵然凶悍,可亦非铜皮铁骨,面对雨点一样的雕翎箭,被射得鬼哭狼嚎,四散奔逃,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

铁马关的尉迟总兵听手下人讲完柳天源拼箭的经过,觉得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奇才,立刻修书一封,要兵部侯大人即刻调柳天源到铁马关来。

铁马关也有一个造箭营,营中每日造的一千支箭根本就不能满足唐兵的守城之需,尉迟总兵想让柳天源做铁马关造箭营的总管。

柳天源接到兵部的调令,哪敢怠慢,亲自押运着由他监造的第二批大箭启程,直奔千里之外的铁马关而去。

尉迟总兵听说柳天源来了,急忙打开铁马关东门,亲自将他接进城来。第二批大箭一共五万支,守城的唐军将这批大箭全都搬到了城上,又射退了突厥的两次进攻,雕翎箭只剩下不到一万支了。

虽然京城和铁马关的造箭营都在全力造箭,可是造箭的速度哪有射箭的速度快?尉迟总兵也是个急性子,他一把握住了柳天源的手,急切地道:“柳总管,您足智多谋,赶快给我想个办法,突厥人穷凶极恶,一旦雕翎箭供应不上,则铁马关必定不保啊!”

柳天源这一次可真的被难住了。他正坐在房中发愁呢,就听门外有军校进来禀报道:“柳总管,我们抓住了一名奸细,他口口声声说是您的朋友。”

柳天源出门一看,这不正是谭三锤的徒弟苦瓜吗,柳天源急忙给苦瓜解开绑绳,说道:“苦瓜,你怎么到前敌来了!”

苦瓜转身关上了房门,“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流着眼泪,口中低声叫道:“柳总管救我父亲!”

原来苦瓜姓钟名震,本是塞外制箭名家钟越的儿子,突厥早就意图侵略大唐,于是便将钟家父子掠到了白狼山。

突厥可汗为钟家父子建了 一个巨大的造箭坊,逼着钟越给他们造箭。突厥攻城用的狼牙大箭就是钟越监造的。钟越心知突厥逼他造箭没安好心,就画了一份狼牙大箭的制造图纸,交给了儿子钟震,命他逃回中原。钟震在一年前逃到长安,找到了谭三锤。

相关阅读

  • 吴女恨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故事会:一箭双雕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河中救人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