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点水(2)
蜻蜓点水
现在唯一的突破口就是眼前这幅画,李警官和几位专家再次对着画作研究起来。
这幅画作的名字叫“蜻蜓点水”,画面上有一只蜻蜓正掠过水面,那针尖一样的尾尖于水面轻轻一点,水面正漾起一圈圈涟漪。
这时,有人忽然惊叫起来:“错了,全错了!”这是位跟程凡画风相近的工笔画家,姓王。只见他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手指着画作叫道:“程凡一向自视甚高,此处却犯了一个大大的常识性错误!”
见大家仍一头雾水,王画家不由得侃侃而谈:“诸位应该都知道,蜻蜓之所以点水,是为了向水中排卵,是雌蜻蜓繁殖后代的动作,而此画作上‘点水的蜻蜓却是只雄蜻蜓啊!”
大伙听了,纷纷凑到画前分辨,却依然摸不到头脑,有人不禁问:“王兄,这雌雄蜻蜓长得都差不多啊,你又是怎么断定画上这只蜻蜓是雄性的?”
王画家得意地说:“但凡点水的雌蜻蜓,它的尾尖上必有一个菜籽粒大的点,亮晶晶的,那就是它要排的卵,同时它尾巴的颜色是红色的。而画作上的蜻蜓,尾巴是青色的,更重要的是,尾尖没有卵,何来点水一说?所以这是只雄蜻蜓无疑。想不到程凡一世英名毁于一旦,败笔啊!”
听了这番话,众人一阵唏嘘,唯独李警官却对着程凡的这幅“败笔”看出了神……
几天后,在小青山山脚下的一户农家门前,蹲守的警察终于等来了一个人,那人骨架粗大,走路生风,一副孔武有力的样子。
众警察上前擒拿嫌犯,可这人身手了得,竟一连撂倒好几位警员。警察们好不容易才最终将此人制服,可等近前一看,大伙全惊呆了:这人竟是个女人。
后来,警察彻底搜查了这户农家,终于在地下室找到了被关押多日的画家程凡……
这次成功破案,李警官要感谢一个人,他就是对程凡的画作提出过质疑的王画家。原来当日,细心的画家一语道破程凡所犯的“常识性错误”,这引起了李警官的深思,作为一个久负盛名的花鸟画家,理应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难道是他故意为之?明明只有雌蜻蜓才点水,程凡却画成了雄蜻蜓,他莫非是想暗示“雌雄颠倒”?众人皆认为嫌犯是男性无疑,可或许嫌犯根本是女的。
有了这个大胆的假设,李警官立即派人排查,终于获得了新的线索:原来第一位失踪的男性曾交往过一任女友,后来他嫌女友没有女人味,对她始乱终弃。而这位女友,曾是市散打队的一员骁将。
有了这条线索,顺藤摸瓜,很快案情真相大白:这位散打队员失恋后受到了强烈的刺激,心性大乱,开始肆意报复男性,她把那些渴望艳遇的男人骗到山中,再痛下杀手……当日,程凡撞见她时,她正埋藏尸体。她以为罪行暴露,顿时对程凡起了杀意。可就在下手前,她看到了程凡的画具和画作,认出了这位近日在各媒体上都频频露脸的知名画家。她转念一想,自己急需一笔钱跑路,何不先留画家几天性命,逼他作画挣点钱?不想程凡在画上不动声色地留下了破绽,终让这名“女汉子”落入法网……
相关阅读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