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民间小故事:三个贵客一台戏(3)

2022-08-15 22:25:25 来源:忠言堂 作者:网络
导读:魏长生唱戏的招牌一打,金堂县城顿时沸腾了。票价也不贵,一个大子儿,顿时戏园子就被挤满了。按刘师爷的意思,这票价要高一点儿,可魏长生说了,

魏长生唱戏的招牌一打,金堂县城顿时沸腾了。票价也不贵,一个大子儿,顿时戏园子就被挤满了。按刘师爷的意思,这票价要高一点儿,可魏长生说了,金堂遭遇大灾,票价高了会伤及平民,票价低些,既让百姓看了戏,又使官府修了桥,岂不两全其美。

魏长生扮的是秦香莲,晚上戏唱完,微微带喘,毕竟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观众高呼再唱一场,他也唱不动了。最后一数票钱,六十两,还差二十两,怎么办?刘师爷正为难,这时,高县令办完事儿回了衙门。

第三位贵客

高县令和两位贵客是旧识,聚在一起十分热络。刘师爷告诉他,修桥钱还差二十两银子,高县令返身拿出匣子,当众打开,里面是些散碎银子,数一数,只有十三两。众人看了都赞叹不已,清官哪!

這时刘师爷发现,匣子底部还垫着一张纸,莫非是张银票?正要开言,高县令已经拿出纸来,笑着对魏长生说:“恩公,这账我恐怕还不上啦。”原来,这是一张欠条,是高县令欠魏长生白银二百两。下面署着日期,竟然是七年前。魏长生接过来,三两下撕得粉碎,“你不贪金堂县一文钱,这账已经还利索了。”在场连师爷带衙役,大家都纳上闷儿了。高县令说:“七年了,也该说个明白了。”

七年前,高县令还是高进士,在京城等着候补官员。清朝的制度,考中功名不等于做官,等有了空位才能填补实缺。高进士本来住在客店里,后来生了病,还遇上了贼,身上的钱被偷得一干二净。店家才不管你进士不进士,就把他轰了出去,高进士只好住在破庙里。恰恰这时,朝廷公文下来了,命他出任金堂县令。高进士有点儿哭笑不得,自己身上一分钱没有,只有一身病,怎么去巴山蜀水上任啊。这时,红遍京城的魏长生来了,把他扶入客店,治好了病,还留下二百两路费,临走时,只留下一句话:“金堂是我的老家,请当一个好官,善待我的家乡父老。”高进士成为高县令后,果然清正廉明,不贪不占,没有愧对魏长生的嘱托。为了不让自己忘记这件事,他特意把一张二百两欠条放入匣中。

魏长生接口道:“李翰林喜欢戏剧,是我故交,是他告诉我,高大人要做金堂的父母官,出于对金堂原来那个县官的愤恨,我才特意救助高大人,给桑梓一个清廉之官。”

高县令问:“金堂原来的县令是怎样的?”

魏长生怒道:“这事儿,有三十多年了,我还是个少年,因为家里穷,难免做些偷鸡摸狗的勾当。当时我们一帮人号称十兄弟,偷了一家的鸡在山上烤着吃,被狗官抓住。按律也就是关上几天,没想到,他竟然把我们各打二十大板,关了足足十天。放出来后,我身上有伤,要不是好心的牢头相赠三两纹银,还推荐我去西安学艺,这世上就没有我魏三了。”

相关阅读

  • 故事会:一箭双雕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吴女恨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河中救人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