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小故事:青蛇案(3)
况钟转念一想,又发现新疑点:张氏先被蛇咬伤,中毒自然深,所以她还来不及自救便毒发身亡了。孙维绵大难不死,一个原因是他是后来被咬的,再就是他及时在胳膊上扎了毛巾,否则也性命难保。同样遭毒蛇咬,为什么孙维绵知道用毛巾扎住自己的胳膊,而不扎住妻子的腰呢?真的是来不及吗?这时,况钟又想到床铺下面的硫黄细末。难道,主人事先便知道会有蛇出现所以撒上了硫黄?这样看来,孙维绵夫妇二人中有一人知道内情,甚至就是凶手!而照常识,如果将泡有硫黄的水抹在身体上,毒蛇一定会绕行,能更好地防止被蛇咬。想到这里,况钟跳了起来,再次验看张氏和孙维绵的身体,张氏的身上竟然散发着淡淡的硫黄味!也就是说,张氏是事先知道昨天晚上有毒蛇而做了防范。可是,为什么先被咬的却是张氏?这时,况钟发现床面上有一枚细细的绣花针,这个绣花针又是做什么用的呢?
况钟让关老二讲述他来到案发现场的始末。关老二说,半夜他和媳妇正在睡觉,忽听隔壁传来梦云的哭喊声。他以为是表哥在训斥侄女。因为梦云和牛倌相好,表哥隔三岔五地训斥女儿,关老二也没在意。随着哭喊声越来越急,这才和媳妇穿衣去了孙家。这时,牛倌已经去找郎中了,关老二这才知道,表兄表嫂被毒蛇咬伤了。
“表嫂就是这个命,她前夫也是被毒蛇给咬死的!”郑氏打了个唉声说。
况钟微微一愣,示意郑氏继续说下去。郑氏说,张氏本是县城刘记铁匠铺的老板娘,四年前,刘铁匠被蛇咬死了,后来她就改嫁孙家。况钟问他们看没看到屋里有什么装蛇的东西,郑氏说没在意,不过进屋时见小侄哭闹,就找好玩的东西哄他,顺手将床上的一只竹筒拿起来让他玩耍。
“一只竹筒?”况钟眼睛一亮,“在哪儿?”
郑氏想了想说:“我把孩子哄好后,我见那东西脏,就把它扔在我们家厨房的柴草堆里了。”
听了郑氏的话,况钟起身就往关老二的屋子走去。在厨房的柴草堆里,果然发现一只一尺多长的竹筒。况钟把竹筒放在鼻子下闻了闻,不由大喜。这时,关老二走了进来,况钟就对他说,已劳累了一夜,自己要回府衙休息了,有什么线索让他及时报告。关老二点头答应了。走到巷外,况钟叫过马荣和王民叮嘱了一番,二人得令而去。
四
当天晚上,关老二埋怨媳妇郑氏:“今天白天你在况大人面前瞎咧咧啥啊?你不说话,谁还能把你当成哑巴?”郑氏挨了骂,满脸委屈:“我也没说什么啊。”关老二越发怒了:“臭婆娘,老子死就死在你手里了,你说了不该说的话!”郑氏如羔羊般无奈地哭泣起来。这当儿,从后窗外跳进来两个汉子:“关老二,跟我们到衙门里去一趟吧!”原来,这二人正是马荣和王民。
相关阅读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