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故事会:看相细爹传(2)
钳夹是扒功之首,人家口袋里的东西,你要是下手不快、瞅得不准、钳夹不稳就别想瞬间取来,所以,练钳功就如同火中取栗,要出手快、瞅得准、夹得稳。
起先,金先生拿一个寸长的空心竹筒放在一盆水里,让细爹用食指和中指钳夹。夹了些日子,又改用一个填了沙的实心竹筒。再过些日子,竹筒就变成了瓦片,瓦片又变成了石头,石头变成了鸡蛋,鸡蛋变成了青砖,青砖变成了铁弹子。经这七七四十九变,最后,金先生拿了一条拇指粗的活泥鳅,放在一个碗口粗的玻璃瓶里,让细爹用两根手指夹起来,只准一次,不能再来。
金先生隔着玻璃看着细爹像变戏法似的,没见出手,就见那条泥鳅稳稳地夹在两根手指之间,这才长出了一口气。
三
把扒行的十八般武艺练到炉火纯青,也有失手的时候。细爹就为这次失手,瘸了一条腿,几十年后说起这事,还有些后怕。
那年秋天,九江来了很多要人,也来了很多保护要人的军警。金先生就对细爹说,机会来了,明年一年的饭钱就靠这一水买卖了。我们到老地方去候着,等着他们把钱送到手边上。
金先生说的老地方,就是烟馆妓院、舞厅赌场和书院戏园这些消遣场所。
金先生说,他们在这里花的,都是过日子花不完的钱,取之有道。这些下九流的地方,军警管不着,正好下手。
这天晚上,金先生带着细爹来到一家叫甘棠汇的舞厅。
细爹混在侍应生中,端着送酒的托盘,在人群中逡巡,遇上舞池里的高潮,也随手拿出喷枪,朝舞池里喷出五颜六色的彩条。就在这一瞬间,细爹的手里也会有一根带钩的银线夹在彩条里面,飞抛出去,不偏不倚地落在舞客敞开的西服口袋里面。还没等彩条落定,就有一只鼓鼓囊囊的皮夹子稳稳当当地攥在细爹手里。
细爹瞄准了一个处处显出一副官场新贵派头的官员。他料定,此人的钱包必定丰满,是条大鱼。
这人跳舞极不老实,花样动作很多。细爹趁音乐起了高潮,便拿出喷枪喷了一束彩条,顺便把银钩放了出去。
谁知就在这一瞬间,那人突然来了一个甩胯转身。这一转身,已经钩住皮夹的银钩就无法沿着原路飞回细爹手里,而是划了一条弧线飞了出去。
飞出去的皮夹又带动了细爹手里的线头,扯翻了托盘,拖倒了酒杯,发出一阵叮叮咣咣的乱响。舞池内外,顿时大乱。
经理跑来一看,说,银钩钓,快封锁舞厅,不要让他跑了。原來细爹的江湖绰号,叫“银钩钓”。
当下便吆喝门外候着的跟班,调动舞厅内部的打手,把整个舞厅围得水泄不通。细爹使出浑身解数跳梁翻窗,爬壁上墙,终究未能脱身。
等金先生拿钱去赎人的时候,细爹已被打折了一条腿。
相关阅读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