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故事:冬日里的母亲
手术那天,母亲来了,八十几岁的人了,还惦念着自己的儿子,她尽量保持刚毅、镇定的外表——目的是给儿子以鼓励和支持。她站在那里,双手紧握着拳头在胸前,只要和儿子的目光相撞,就用力地挥舞一下,嘴唇翕动着,读得懂唇语的人都可以看见那两个字:加油。
手术很顺利,他被推了出来,做母亲的比儿媳的脚步还快,三步并作两步,一把便抓住了床的护拦,腰上的勁儿也从脚底生出,一涌就上了手臂。
她必须亲自推着病床,把儿子送回到病房里。
似乎可以回去了,她俯下身在儿子耳边叮嘱着,让他安心静养,她会在他能吃东西的时候,熬最好的小米粥给他。
是母亲的话!
可没有人认真地去理会。
毕竟,饭菜丰盛的医院食堂里,是要什么有什么,但凡患者有愿望,他们无一不能满足。
所以儿媳一再说:“妈,千万不要。”
已是冬至,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哪个儿女还忍心劳烦年迈的老人,让她再为晚辈耗心耗力呢?
都以为她会好好听话。
手术第三天,气温骤降,原本零下十几摄氏度,一下子变成零下二十七八摄氏度,每一个从病房外边回来的人,都会嘶嘶哈哈地说:“啊,啊,好冷啊,真是冷啊!冻掉下巴了。”
他蜷在被子里,且刚刚喝了半碗米汤,自然不能体会窗外的实境,也无法想见常人行进在寒风中的那种瑟瑟的抖动。
电话响了,铃声急切。
是妹夫打来的。
“妈去医院了没有?”
“没有啊。”
电话挂断了,他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媳妇赶到床边,想和他交流,不想妹妹已经破门而入。原来,母亲起大早就熬了粥,背着妹妹和妹夫出了门。他们通电话的时候,母亲已经出门一个多小时,按时间推算,不出意外的话,她人已经在病房里了。
可是,没有。
母亲“失联”了。
妹妹又给妹夫打电话,妹夫推断说:“咱妈一定是去了总院!你们先别急,我马上去总院找一找。”
他住的这家医院分总院和二部,他住二部,距离总院有二十余公里的路程。
他们一遍一遍地给母亲打电话,手机是通的,但无人接听。时间嘀嘀嗒嗒飞逝,他们在时间里煎熬。
又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妹夫的电话终于打来了,他的推断不错,母亲糊涂了,坐公交车跑到总院,一头撞进了418病房。
他住二部的418病房。
母亲去了,来到“他”的病床前,发现床上无人,就问邻床,邻床说去做检查了,说不准什么时候回来。她犹豫着把粥和腐乳放在床头柜上,托邻床照看,等“儿子”检查回来了,一定多喝点儿。这个瞬间,她从糊涂的状态中清醒过来,害怕女儿女婿着急,又一心地往家赶,人变得虚虚空空的,脚步也有些蹒跚起来。
相关阅读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