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民间小故事:冀中平原上的“地道医院”

2022-08-15 22:37:33 来源:忠言堂 作者:网络
导读:张昆明 地下药房 冀中军区第九军分区位于冀中平原西部腹地,辖清苑、肃宁、博野、蠡县、任丘、高阳、安新等8个县的农村。军分区卫生部和各主力团卫生队均设有药房

 

 

地下药房

冀中军区第九军分区位于冀中平原西部腹地,辖清苑、肃宁、博野、蠡县、任丘、高阳、安新等8个县的农村。军分区卫生部和各主力团卫生队均设有药房,负责采购和供应药材。

冀中部队药材供应工作实行“统一标准制度,分散采購供应”的方针,以自办中药房为掩护,派人到部队驻地县城,以及天津、北平、保定、沧州等敌占城市采购。在斗争环境缓和,便于运输的条件下,军分区卫生部向所辖各部队供应部分药材,包括战救药材、防疫药品、中药制品等,不足部分由各部队想方设法自行解决,药费按规定报销。

第九军分区采购药材的经费,按年度编制经费预算和采购计划,药费标准按小米计算,每人每月8—10斤,再折合成晋察冀“边币”。具体使用经费时,根据日常生活工作和战斗时期,又制定了不同的分配标准,平时按“药品供应标准”“医疗器械标准”作为药品器材配备、供应、使用和消耗依据,战时则按“战救药材装备标准”供给,并配备战救医疗箱、红十字急救包等补给战斗部队。供应工作统一配发实物,平时按季度发放;部队有作战、行军转移、集中整训、反“扫荡”等任务时,再根据实际要求发放药材。

此外,各部队还会领取一部分经费作卫生杂支费,以购买毛巾、肥皂、口罩、绷带布、白酒、煤油、火柴、消毒器具等物品。

部队各药房始终遵循一套严格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即使是在行军作战和最艰苦的环境中,也要遵守,包括登记、统计、报销制度,填报月份药品器材收、支、存、领报销表和药品器材出纳登记簿、药品逐日消耗统计表、医疗器械损坏报销表等,确保收支有据。

1943年,为适应斗争形势,第九军分区在高阳县小梁口建立地下药房,作为一个药材供应基地。小梁口距敌人据点仅1500米,为了不被敌人发现,工作人员在夜里施工,群众帮着站岗放哨。在建造中,参考战斗地道样式,结合药房工作特点,采取“工”字形、“井”字形等样式,以便于储存和配发药材。

地下药房都选择建在政治基础好的“堡垒户”(觉悟群众中舍生忘死隐藏保护中共干部和人民子弟兵的住房关系户)群众家中,每户会设一两个秘密洞口,作为出入口。从洞口进入地下药房,要经过上下翻口,倘若发生紧急敌情,工作人员可随时将药房通道堵死,并从战斗地道转移,保证人员和药品安全。1944年,这个药材供应基地转移到任丘县小谭庄。在建设小谭庄的地下药房时,又进一步改进设计,扩大了地道规模。

先后建在小梁口和小谭庄的地下药房,因地道建得隐蔽,敌人虽多次搜查,却始终未被发现,避免了损失。

相关阅读

  • 故事会:一箭双雕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吴女恨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河中救人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