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之说:大云寺门前那对奇怪的石狮子(3)
一对奇怪的石狮子
听口音,四相就是这江浙本土人,可他的老家却不在嘉善。他在本地无亲无故,孑然一身,引起了各类人的瞩目。
这一天,四相早起吃完饭,正要起身去石场劳作,一个当地很有名的媒婆沈嫂子走进了他的陋室。四相有点儿吃惊,这些年他这小屋可从无媒人光顾,他赶紧让座倒水,沈嫂子环顾一番室内,却大吃了一惊。原来这四相在众人跟前永远是一副邋里邋遢的样子,想不到他的陋室居然拾掇得一尘不染,虽然家徒四壁,却并不破败潦倒。沈嫂子落座后说道:“四相师傅,如今你可是咱大云的名人了!咱这大云镇、大云寺、嘉善、浙江省,都沾了你老人家的光,是咱大云的福气啊!”四相连说不敢。沈嫂子又说:“你这年纪也不过四十多岁,如果不是整天把自己弄得如此狼狈,看上去会更体面年轻一些。唉,家里早该有个女人主事兒伺候你啦!”四相苦笑一下,牵动了脸上的伤疤,更加难看了:“沈嫂子,我又老又丑又穷,哪个女人肯跟我吃苦过日子?娶人家过门也是让人家跟着受罪,这辈子是不敢想这男女之事了!”沈嫂子没等出口做媒,就碰了一个软钉子,当然不肯罢休,又说:“话可不能这么说!如今你老也是咱这嘉善名流,连两宫太后都亲自提名嘉奖,多少好人家的小姐都巴不得嫁过来攀高枝呢!咱镇上有个刘员外家的小姐,因为挑剔眼高,三十多了还没许人家。刘员外和老身相熟,托我来做个大媒。那刘小姐我深知的,相貌虽然一般些,可知书达理,女红针织也好,实在是配得起你这般人物!”
四相吃了一惊,急忙站起来躬身施礼:“刘小姐的大名小人早就知道,小人哪里能高攀得上这样读书识字的上等姑娘!还请沈嫂子别家做媒,我这就要去石场干活儿了。”说完连连拱手,竟是坚决送客的意思。沈嫂子无奈,只好讪讪地出门,走到门口还忍不住嘟哝:“真是个没福气的,刘小姐这样的姑娘还配不起你!就算是个名人,也不过是个邋里邋遢的石匠!真是的!”
类似这样的事儿接二连三地发生,四相情知是这赏赐的银子惹的祸,于是选了一个吉日,干脆把财产全部捐给了县里的同善会。这下子果然清净了,再也没人打他的主意,他每日依旧接活儿干活儿,起早贪黑,稍有空闲,他也到同善会照顾那些无家可归的老人和幼儿,赚点儿小钱就孝敬牛伯一些酒肉。
忽忽几十年过去,牛伯早已经去世,四相也已经年过七旬,满头白发,却仍然每天去石场干活儿,外面的世道发生了什么变化,他也并不知道。這一天,四相收工归来,见人们欢天喜地,纷纷说是大清国没了,以后皇帝没有了,老百姓见官也不用下跪叩拜了!从此改叫“中华民国”了!四相目瞪口呆,跑到大街上拉住那些看似读书识字有学问的人问长问短,当问明白真的已经改朝换代,大清国是实实在在被推翻了,他呆呆地站在原地,突然大叫一声:“我能回家了!我能回家了!爹,娘!哥,嫂!你们等着我!”只见他突然如癫如狂,猛地吐出一口鲜血,直挺挺地倒了下去。众人急忙扶起他,一看已经气绝身亡。
相关阅读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