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故事:百灵鸟的叫声(3)
百灵王
独立团南下时,政委黄大刚说:“你不能在野战部队了,留在地方休养吧。”百灵王哭了好一会儿,说:“咱是少胳膊瘸腿,可年纪轻轻的咋能白吃饭不干活儿哩?”
后来,百灵王担任了地区行政公署文化局副局长兼戏曲学校校长,编写《口技》教材,登台“献艺”授课,培养了许多全国知名的优秀戏曲和口技人才。
百灵王离休后回到王家庄当选了村支书。王家庄地处太行山深处,村庄挂在半山腰,村民到外面的世界,二十几里的山间小路崎岖蜿蜒,得走大半天。百灵王一上任就开村民大会,说:“王家庄贫穷落后的根儿是没出山的路,要拔掉穷根儿就得劈山修路。”村民们反对说:“劈山修路得靠专业工程队,没钱没技术,自个儿干不沾弦,白费劲儿,穷折腾。”百灵王急得茶饭不思,夜不能寐。他先带着党员们到河南林县参观了红旗渠,再走东家串西家,劝说乡亲们甭怕难,大家应有愚公移山、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林县能修一条“天河”,咱就能修一条“天路”。他自掏腰包,到市里请来专家勘察设计了修路规划图,又拿出了自己所有积蓄,买来开山用的铁锤、钢钎、推车,到县公安局申请购买了炸药,单臂瘸腿,自己先带着党员们干上了。慢慢地村民们看到了希望,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王家庄八百多个男女老少齐上阵,锤砸钎凿,炸药爆破,肩扛手提,历时十八个寒暑,削平了九座山头,架起了五座石桥,一条穿梭山间的“天路”修通了。汽车开进了王家庄,王家庄的石榴、大红袍柿子、红枣成了紧俏商品远销海内外。山泉叮咚,山花烂漫,百灵歌唱,百鸟啁啾,原生态的王家庄像是世外桃源,外地游客纷至沓来,旅游业成了支柱产业。王家庄村脱贫致富奔小康,成了全省“百强村”。
一路通,百业兴。王家庄村民说百灵王带领他们修了一条“百灵路”。
多年后的一天,一辆皇冠轿车开到了王家庄村,车上下来个年轻的日本人,声称是百灵王朋友的后人,专程来拜访百灵王的。村主任不明就里,到百灵王家里问:“大叔,有个日本人要见您,还说是您的朋友的后人,没听说您有日本朋友呀,我想他是不是找错人了?就没叫他来。这人您见不见?”
百灵王说:“我确实没日本朋友,不过人既然来了,见见也无妨。”
村主任就把日本人领到了百灵王家里。日本人见了百灵王躬身施礼,用流利的汉语说:“老人家,您好!我叫鸠山一夫,是当年日本驻封龙县城宪兵司令鸠山的孙子。”
百灵王吃了一惊,仔细观看,眼前站着的年轻人三十多岁,细眼睛,短眉毛,鹰钩鼻,虽然没留仁丹胡,那模样和神态活脱就是当年的鸠山再现。他心中沉吟,“抗战胜利几十年了,这日本人还记得我呀。”就问道:“你是鸠山的孙子?当年他在封龙县杀人无数,不知可曾向你说起?你今天来有啥事?”
相关阅读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