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牛板筋,义薄云天(2)
义薄云天
二
可是时间一长,街头巷尾七嘴八舌的,开始有些议论了,你一言他一语的,越说越玄乎,越说越有鼻子有眼,最终形成了这么一个说法:牛板筋他才不呆哩,他之所以肯罚银子,又肯破费安葬老参客,是因为老参客的那个牛皮匣子内有银子,有上百两哩,牛板筋独吞银子后才报的官。
有人听了眨巴着眼睛问道:“既然这样,牛板筋又为啥把那只空牛皮匣子高高挂起?他就不怕老参客的家人找上门来跟他要银子吗?”
有位高人一脸不屑地回答道:“这就是牛板筋看似呆板实则精明之处了,他情知老参客的家人迟早会找上门来,所以干脆先下手为强,声明仅仅是空匣子而已,并且他还孝子一样风风光光地安葬了老参客,这样一来老参客的家人即使发现银子被牛板筋吞了,也不好意思再提了,这就叫一拳打在门牙上,有苦说不出。”
经这位高人这么一剖析,大伙儿齐刷刷“哦”了一声,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可是,他们只顾图嘴巴快活,不承想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
首先是官府找上门来,三番五次地逼问牛板筋是不是私吞了老参客的财产,牛板筋当然一口咬定那是谣传,根本是没影子的事。官府的人哪肯相信,便挖地三尺地寻找,结果还真翻出一点儿散碎银两,当即揣入囊中。牛板筋忙说这是他多年开客栈积攒下的,官府的人把眼一瞪:“明摆着是死者的银子,还不承认?再敢多嘴,把你这店给封了。”
牛板筋听了苦笑一声,只得眼睁睁看着官府的人揣了银子扬长而去。
然而这事还没完,不久小偷又瞄上了他,这下子牛板筋的日子就过不安稳了。隔三岔五发现梁上君子登门。比起明火执仗的官府,小偷玩阴的,总是夜半来天明去,把个店里翻得乱七八糟的,见翻不出银子,小偷往往还恶作剧一番,不是把衣被泡进水里,就是把米缸给砸破了。
牛板筋本来就上了年纪,被这么一折腾,一时间心力交瘁。然而这些还不是最坏的,最坏的是,这天夜里有强盗上门了。
当天夜里牛板筋正在睡觉,忽听得有异响,刚要做出反应,来不及了,一个黑影已破门而入,一把钢刀随即压在了脖子上。
在把牛板筋五花大绑后,黑影点亮油灯,是一个蒙面大汉,可蒙脸布遮不住左脸颊上的一道伤疤。大汉声音嘎嘎的,说:“牛板筋,听说过大盗黑旋风的名头吗?我就是。快,把老参客匣子内的宝贝拿出来,不然,一刀两断。”
牛板筋摇摇头:“没有银子,如果有银子,早就让官府和小偷得手了,还能轮到你?不信的话,你搜好了。”
黑旋风哼了一声:“我才不傻哩,官府和小偷多专业,他们都没搜到,我哪能搜到?你最好识相点儿,把银子拿出来,不然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相关阅读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