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野传闻:济世堂名医
济世良医
在豫东平原上,黄河故道南岸,有一座虞城,城东街有个济世堂,坐诊的是一位老中医,姓郑,人称郑先生。老人七十有五,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有药到病除之术,虞城百姓有疑难杂症,手往东指,“去找郑先生呀,保你药到病除。”
患者走进济世堂,落座后,郑先生先对患者望、闻、问、切,然后说:“先给你拿三服药,不好再来。”
患者吃了三服药,很少再来。即使患者来吃回头药,郑先生对患者望、闻、问、切后,会说:“你的病已好,不用再吃药。”
患者听闻,向老先生三鞠躬,连声说:“谢谢先生!”欢天喜地而去。先生遇见老弱贫困的患者,也会开三服药,药费或减或免。虞城百姓親切地称其为“郑三服”。
1944年春,日军为打通大陆交通线,大举进攻中原,虞城沦陷,日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妻离子散,民不聊生。因为济世堂专给病人治病,行善积德,日军没有对其骚扰。郑先生依然每天为人治病。不过,日军通过伪军传话,严禁给中国军人治病,否则格杀勿论。
鬼子侵占虞城后,过的并不安生,城外八路军带领游击队经常对日军进行攻击,伏击鬼子,清除汉奸,八路军的精准出击,令日军闻风丧胆,惶惶不可终日。鬼子对八路军游击队恨之入骨。
一个仲夏之夜,一位风尘仆仆的小伙子敲开了济世堂的后门。郑先生一看是位陌生人,便将小伙子让进内室。
小伙子说:“我是北方人,来虞城做生意,不料这里靠近黄河故道,空气潮湿,加上水土不服,生了疥疮,奇痒难受,望先生救我。”
先生看了看小伙子的患处,又拿住小伙子的右手指看了看,说道:“不单是你一人生了疥疮吧,你的伙计很多吧?”
小伙子点点头,说:“疥疮传染快,得病的人比较多。”
小伙子又说:“生逢乱世,活着不易,还望先生救我们。”
先生说:“治病救人,是我本分,国难当头,我只能尽力做好我的本分。”
先生又说:“我这里药物有限,治不了那么多人,距此一百五十里外,芒砀山里有一个硫磺潭,那里常年水汽蒸腾,潭内多含硫磺,潭水有毒,鱼虾不生,生畜不饮,你们可去那里洗澡,一天一次,一周疥疮可消除。”
先生还说:“那里已被日军占据,你们要多加小心。”
先生从药柜里拿出几盒药膏,说:“回去先给病重的人涂上,我这里只有这么多了。”小伙子拿出几块银元,送给先生,先生辞而不受。
先生说:“你们从北方来到中原,实属不易,国人都能如此,倭寇岂敢猖狂。”
小伙子千恩万谢,拜别先生,消失在夜幕里。
相关阅读
-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