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民间故事:大鳇鱼(2)

2022-08-23 11:12:35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对面骂皇上,那一晚天上还飘着小清雪,阵阵北风吹来,还挺冷。可皇上兴致高哇,游完了前门、大栅栏,就来到了珠市口。 京师百姓虽然与天子住在同一个城市,但

对面骂皇上

那一晚天上还飘着小清雪,阵阵北风吹来,还挺冷。可皇上兴致高哇,游完了前门、大栅栏,就来到了珠市口。

京师百姓虽然与天子住在同一个城市,但却没见过皇上,加上是夜里,又是微服出访,谁也不认识他。

来到了珠市口街市,就见人山人海,大家都往一个铺面拥去,正是刘不开面的买卖前台。当时,那刘不开面为了卖自己的大鳇鱼,特意让伙计们把乌龙的大铁车对接上,形成一个又宽又大的台子,那最大的三条鳇鱼摆在上面,鱼尾和鱼头竟然还悬在外头!

大人、小孩连声地喊:“哎呀!鱼山!”

老头儿们叼着烟袋在一旁观看,说:“在北京城住了这么多年,还没见过这么大的鱼呢!真是大开眼界!”

“这真是世上少见,天下无有啊!”

正在大伙儿说话时,乾隆爷挤上来了。

乾隆爷这么一看,连声地叫道:“大鱼!好大的鳇鱼呀!这可真是大鱼王。请问掌柜,此鱼出在何方?”

刘不开面说:“塞北辽东。”

乾隆又问:“是松花江吗?”

刘不开面答:“正是。”

乾隆点点头,说:“还是我大塞北,人杰地灵。你看这大鳇鱼,多招人喜爱……”

乾隆说这话,不是没道理的。前边说过,近几年,他也吃不上多少家乡的鳇鱼啦。又因这几年,朝廷已明令市井开放,鳇鱼不再是限制的物品,也允许百姓品尝,市井之上也得容人家有买有卖!可是,这么大个儿的鳇鱼,就连他皇上也很少见哪,只是在去年,关东地面的瓜尔佳氏和孟哲勒氏送来过两条两千斤以上的,但看上去都没有这三尾大鳇鱼大。

乾隆看着看着,真有些眼热。

他回头对身边的内务府的几位大人说:“近日,索柱他们送来鳇鱼了吗?”

内务府的大人说:“送来了。”

乾隆又问:“多大斤数?”

内务府的人说:“最大的也就七八百斤。”

乾隆一听生气地说:“如此看来,打牲乌拉衙门总管索柱,不尽力捕打啊,还说江中没有大鳇鱼,你看看人家这里,这不是大鳇鱼吗?哼!要好好地责问一下索柱!”

手下人答曰:“喳!”

当时吉林打牲乌拉衙门总管已是索柱。半年前,那绥奈总管因追查孟家鳇鱼造假案,处理不力,吉林将军将其告至朝廷,绥奈已被革职查办,乌拉总管之职已由索柱接任。所以,乾隆帝看到珠市口在卖大鳇鱼,气得直埋怨索柱,一定是他不尽力捕打,不然人家市井上怎么有如此大的鳇鱼呢?还说什么江中没有大鱼。

内务府的人一见皇上看中了这三条鳇鱼,就对刘不开面说:“掌柜的,这鱼我全包了,你谁也别卖了……”

事情也凑巧,正好此前,有一个通州来的老客,也已经看上了这三条鳇鱼,正在与刘不开面讲价,一听旁边的人不问价钱就要全包了,有点儿不快,便说道:“我说客官,你懂不懂规矩?买东西得有个先来后到吧?人家已经讲上了,你们等一等吧。”

相关阅读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

  • 故事会:一箭双雕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吴女恨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河中救人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