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 > 故事荟萃 >

世间百态:深夜小摊

2022-08-23 10:53:18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柳树下的饺子摊,三年前,有一段时间我录完节目,回家总是要到凌晨两三点。路边的许多店面都已打烊关灯,唯独离家不远处的两株大柳树下一家饺子馆仍是灯火通明,伴着热腾腾的蒸汽

柳树下的饺子摊

 

深夜小摊

三年前,有一段时间我录完节目,回家总是要到凌晨两三点。路边的许多店面都已打烊关灯,唯独离家不远处的两株大柳树下一家饺子馆仍是灯火通明,伴着热腾腾的蒸汽,翻滚着人间的烟火。与其说是饺子馆,倒不如说是饺子摊,因为没有店面,这对年轻的夫妻在马路边的柳树下支起了几张四四方方的折叠小桌和马扎,又架起了一个简易的燃气炉锅,一大锅沸水蒸腾,煮着热腾腾的饺子,三三两两的客人呼朋引伴嬉笑吆喝,仿若这座繁华的北京城流动的餐厅。

若是肚子饿得咕咕叫,我也常过去拿起一个马扎挤在某张桌子的边角处点一份饺子。我仍清楚地记得一个细节,第一次去吃饺子时,年轻的男主人有些吃惊,递给我马扎时,特意用餐巾纸擦了擦马扎的座面。我录完节目没有换衣服,他可能觉得我穿得体面。

一来二去,大家渐渐熟悉了。老板名唤“振华”,江西人,那年三十二岁,乡亲们亲切地叫他华仔。华仔性格豪爽,喜欢追香港警匪剧,最喜欢穿牛仔装,笑起来一口小白牙,常常逗得大家开心。老板娘是山西人,面容清秀温婉,话很少,很文静,如她的名字“盈盈”一般,总是面带浅浅的笑。饺子馆的老顾客大多是江西和山西的老乡,时间久了,他们也能听懂彼此的方言。我一度很羡慕这对年轻夫妻的感情,虽然生活艰辛,但在凌晨的北京,马路边上的小摊,昏黄的路灯下,丈夫时不时地给妻子擦擦汗,擦完便冲着含羞的女人憨憨傻笑,女人温柔地回望他一眼,那样的爱情多动人。

突遭变故

这个摊位在某一天莫名地消失了,无影无踪,无痕无迹,仿佛从未在这个城市的夜里出现过。起初我以为是城市建设管理的原因,叹了一口气,便也没有再多想。

节气已入深秋,一天晚上,我又见到了这几张折叠的桌子和那口滚着沸水的大锅。与往日不同,今天只有老板娘一个人在里里外外地忙活,擀面皮、包馅儿、下饺子,客人们也仿佛都约定好了似的,谁想吃什么,吃多少,都是自己动手从锅里捞,吃完把饭桌擦干净,餐具收拾好,放下钱,默默离去。

我为这井然有序的沉默而困惑,心里甚至涌动着某种说不清楚的撼动感。我走上前去询问,老板娘短短数语的回答间,我才意识到,这个家庭已经遭遇了天崩地裂般的灾难。

一个月前,振华感到胸部疼痛,很不舒服,当时他没当回事,以为是小问题。盈盈催他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可能是肺结节。住院观察了两周后仍不见好转,他们又转到大医院再次检查,医院通知他们已是肺癌中晚期。

生活窘迫,一段短暂喘息的时间对他们而言都是奢侈。振华妈妈从老家赶来,盈盈白天在医院照看,晚上由婆婆负责,她一个人回来支摊儿挣钱。消息渐渐在客人中间传了开来,大家来吃饭的时候,有大姐默默挽起袖子帮忙包饺子,有小哥跑来跑去做义务的服务员……

相关阅读

  • 故事会:一箭双雕

    故事会:一箭双雕

    姜福是老爷岭黑风寨的土匪军师,平时喜欢到广味楼打探消息。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坐在广味楼内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竖着耳朵探听着各类消息。 广味楼是城里人

  • 河中救人

    河中救人

    这天一早,赵明强骑着小电摩沿玉河大堤而行,他要去参加一个考试。想着时间还早,就拐到路旁河堤边,找了个空位坐下,想再翻翻书。没想到这时,来了一位姑娘,神色紧张,瞅瞅

  • 吴女恨

    吴女恨

    李谦 长山在萧山东北,山形狭长,林木葱葱。 这一天夜幕笼罩时分,长山上突然冒出火光,正在秋熟时节,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照亮了一方山头。好在立刻有很多人扑上山救火,山下就

  •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古今异事:梅婆卖的瓜

    梅村满山黄泥地,种瓜,甘甜爽口,人人都夸好吃。泗州人买瓜,喜欢挑梅村瓜。能买到梅婆卖的瓜,更是欢喜得不得了。 梅村人说,梅婆种瓜甜而不腻,沙瓤脆爽,还能治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