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棒槌之墓
大计
程野走进长春郊区这座农家小院时,正是傍晚时分,家家户户都升起了炊烟,有三两只狗叫着。昨天刚下过一场雪,小路两旁的雪还都新鲜着。他在这家普通农户的小院门前站定,习惯地向四周望了一眼,除了不远处传来稀疏下来的狗的叫声,不见一个人影。他快速转身,向小院内走去,这是他和吉林地下党省委书记甘志刚的临时接头点。他敲了三下门,门很快就开了,甘志刚扎个围裙为他开门,他把一股冷气带到了屋内。
甘志刚正在往锅里贴饼子,锅底熬了鱼,鱼的鲜香弥漫了整个房间。甘书记用力把最后一个饼子甩在锅壁上,又弯下身,往灶膛里扔了两块木柈子,一边解围裙一边拉着程野往屋内走。屋内的炕上已摆了一张吃饭桌,桌上摆了两只碗、两双筷子,还有两头大蒜。甘志刚把围裙从自己腰间解开,搭在一边,两人侧身坐在炕上。平时,他们都分开办公,由通信员联络,很少碰头,这个农家小院就是甘书记的临时住所之一。甘书记通知他见面,一定不是为了喝酒吃炖鱼,一定有大事要发生了。
两人各自吸了一支烟,烟雾在小屋内散开,甘书记没有说话,他只能等待着。一支烟吸完后,甘书记出去一趟,端来了饼子和一盘鱼,又把桌上的酒拧开,倒在两只碗里。甘书记不说话,他只好埋下头随着甘书记的节奏,喝酒吃鱼。他调到吉林地下省委任副书记之前,在冀中区委工作,日本人在长春成立了伪满洲国,他便从冀中调到了吉林。甘书记是地下省委的老人,已经能说一口地道的东北话了。结识了甘书记后,才知道他是从延安到的东北,参加过长征,部队到了陕北后,便开始做地方工作,早他三年来到吉林。他们做地下工作,平时都有各自的身份,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甘书记是农户,种着院前院后的两亩地。他的身份是猎户,经常背着猎枪去深山老林里打猎,夏天的时候,他就背着猎物的皮子到处去兜售。他们许多时候见面开会,不是在城里的哪家茶馆、饭铺,就是在乡下的某一片林地里,为了安全,他们很少在自己的住处碰头见面。
他知道一定有大事即将发生了,心怀忐忑地开始喝第二碗酒,身体已经热了起来,他把酒碗放下后,抬起一双热眼望向甘书记。甘书记的代号是“棒槌”,他的代号叫“老把头”。在东北“棒槌”是野山参的意思,“老把头”是挖山参的人。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姓名,平时他们都以代号相称,这是地下工作者的纪律。他们的真实姓名和履历躺在上级的花名册中。
他终于说:“棒槌,有任务就说吧。”
棒槌点起支烟,眼睛眯成一条缝,目光如火如炬地望向他,终于开口说:“延安一号来电,命令你潜入敌人内部。”他听了命令,倒吸一口冷气。以前他们地下组织也千方百计试图打入敌人内部,但还没有进入外围,便被敌人发现了。溜得快的,保住一条性命;命不好的,当即被敌人抓获,有的牺牲,有的叛变,他们的处境便极其危险,只能离开原来的潜伏地点,变换身份,再试探着把同志们聚拢起来。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