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棒槌之墓(10)
大计
第三天,他头上的纱布还没有拆去,便被方厅长请到了小原的办公室。小原仍然是一副关心的样子,把身子探过来,上下左右地把他打量了,然后身子才坐正。方厅长拉了把椅子让他坐下,自己自然地坐到了他的对面。方厅长点燃了支烟,烟雾让他半眯上了眼睛,目光虚虚实实地罩在他的身上。
下面是小原和他的一段对话。
小原:“你遇到了什么人,有几人?”
他说:“锄奸队的,带头的是许队长,他们一共三个人。”
小原:“他们为什么没把你杀掉?”
他说:“子弹卡壳了,许队长一共开了两枪,都卡住了。”
小原和方厅长的目光对视一眼。方厅长又深吸两口烟,烟雾厚重地把他的脸遮起来。
小原站起来,向窗子方向踱了几步,又向回踱了几步,然后站定,目光虚虚实实地望在他的身上。
在医院里,他就明白,小原和方厅长已经对他有了疑虑,以前建立起来的对自己的信任,随着许队长的出现,正在一点点地瓦解。重新建立起他们对自己的信任,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小孙拖着一条腿也出院了,被调到内勤打杂去了。他又见过一次小孙,小孙指着自己的腿,真诚地冲他说:“多亏了这一枪,不然以后还不知啥时候成了冤死鬼。”他又想起那天晚上,枪声响起时,小孙和小张鸟兽散的样子,像两只无头的山鸡,扎在路旁的雪堆上。
从那以后,无论他去什么地方,小张和那个四十多岁的老警察总是形影不离地跟随着他。小张的话似乎比以前少了许多,和那个老警察似乎也没有更多的话,两人總是不远不近的样子。他还发现,小张有些惧怕那个老警察。有一天,他问小张:“那个老警察叫什么名字?”小张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姓王吧。”他知道小张在说谎话。有一天,他把老警察叫到办公室里,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以前怎么没见过你?”老警察似乎早有准备,操着外地口音道:“我姓王,你以后就叫我老王吧。”然后再不多言,低垂下目光,望着自己的脚尖。
锄奸队又有了一次行动,这次不是针对他。伪皇宫里的两名侍卫,被杀死在一条胡同里,身上各被插了一把刀,刀尖上还扎了一张字条,字条上写:汉奸的下场。一时间,整个新京人心惶惶,一些警察交头接耳,面露苦涩之情。他不知道,在地下省委那些人眼里,自己是叛徒还是汉奸,也许两者兼而有之。
有一天,小原突然找到他,让他随自己出发。他们同乘一辆车,后面还有一辆车跟随着,他看见那个老警察和几个日本特务,一同上了后面那辆车,却没发现小张的身影。小原并没和他说明去哪里,干什么,车在雪路上颠簸着,他认出这是通往二道河子的路。二道河子有日本人的驻军,半年前,抗联队伍在这里和日本人发生了一次激战,那是下山运送粮食的抗联小分队,被敌人包围了,激烈的枪声响了一夜,十几个抗联战士全部阵亡。他们是在夜里为这些阵亡的抗联战士收尸,他们的身体已经硬了,像一截木材,他们把这十几个人葬在后山的一片老林子里,没敢留下任何记号。当时,棒槌手扶着一棵树,用力地拍了两下说:“记住这棵树。”他们在雪地微光反射下,狠狠地看了眼那棵普通的树。那里就是抗联战士的葬身之地。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