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棒槌之墓(20)
大计
散场时,方厅长把程野拉到一旁小声地说:“兄弟,多亏没把我远方表妹给你带来。”说完又看一眼等在不远处的二丫,然后拍拍他的肩膀道:“兄弟,我理解你以前总是往青红院跑了。男人嘛。”方厅长拍拍他的肩膀,理解又温暖地笑着。他也借势小声地说:“厅长,以后你说话可有点把门的,别把我以前的事顺嘴秃噜出去。”方厅长就一副过来人的样子说:“哪能呢?”然后就满脸复杂地笑。
他的上线二丫就在这里安营扎寨了。他发现表面粗鲁的二丫,实则是个称职的上线。房间里剩下两个人时,她是另外一个样子,思绪清晰,胆大心细,只要一离开这个门,她马上就换成了二丫的身份。二丫白天经常出门,左手挎个篮子,呼朋唤友地叫上一些别的女人,一起上街买菜。这里有方厅长的太太,也有一些科长们的老婆。很短的时间里,二丫就和这些女人混熟了,一副如鱼得水的样子。他看着二丫渐渐地熟悉了环境和人,暗暗地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关东军内部发生了几起不可思议的事:先是关东军“围剿”抗联,在老虎岭,乔装成猎人的一个中队的日本关东军遭到了抗联队伍的袭击,几乎全军覆没。还有伪皇宫溥仪的侍卫长、大汉奸张邦昌被锄奸队击毙在街头。又是不久,关东军731 部队研制细菌的过程及罪行,被延安的新华社向世界公布,苏联的塔斯社马上转载播发,世界很快便知晓了日本人的罪行。全世界的抗议声讨,阻止了日本人把细菌战投入到实战当中……
这一日,二丫挎着篮子兴冲冲地从外面回来。他已经下班回来一些时候了,站在窗前,看见二丫从楼门洞里上楼,才把怀里的枪放到抽屉里。每次二丫出门,他的心都会悬起来。二丫每次和上线接头,都充满了危险。整个新京的大街小巷都风声鹤唳,不仅布满了便衣警察,还有许多特高课的特务也掺杂在其中。他不能不为二丫每次出去接头而担心,只要二丫出门,只要有脚步声走近自己,他都会把手放在胸前,握住已经上膛的枪。这种场面他已经在心里演练无数回了,先把子弹射向敌人,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
二丫进门,把篮子放到脚下,身子抵在门上,一脸兴奋地望着他,招了下手示意他过去。他很近地站定在二丫面前,二丫用只有他能听到的声音说:“延安一号指示,尽快搞到关东军要塞布防图和兵力布置情况。”二丫说到这,气喘着,目光灼灼地望向他,又说:“还有伪皇宫里的动向,尤其是溥仪的一举一动,上级指示,绝不能让日本人在溥仪身上再做文章。”
二丫一口气说完,他做了一个干净利落的手势。此刻,时间已经进入到1945 年,美国人已对日本人宣战,延安方面正秘密接触苏联方面,让其出兵东北。虽然他们不知道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若干大事发生,但他们都能感受到,一种崭新的天地即将向他们打开。两人在吃饭时,二丫坐在他对面,郑重地冲他说:“延安一号让我口头转达给老把头同志,组织给你记了一等功。”他握着筷子的手抖了一下,夹起来的一口菜又落到盘子里。二丫微笑着,迎着他的目光说:“恭喜你。”他没再说话,低下头快速地吃饭,想起了棒槌最后时刻望向他的眼神。自从棒槌牺牲,棒槌的眼神一直伴随着他,似乎时时在提醒着他:“就看你的了。”他知道,自己就是在刀尖上行走的人,随时会粉身碎骨,但他必须一往无前地走下去。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