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精选散文:昔日,孤独的少年和尚(5)

2022-08-23 16:45:53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芭蕉树下的背影,除了韦陟、王邕,卢象和李白对怀素的影响也不可低估。 乾元初年(公元758 年),卢象被贬永州,与怀素相识。卢象称怀素的书法初疑轻烟淡古松,又似

芭蕉树下的背影

除了韦陟、王邕,卢象和李白对怀素的影响也不可低估。

乾元初年(公元758 年),卢象被贬永州,与怀素相识。卢象称怀素的书法“初疑轻烟淡古松,又似山开万仞峰”。两人相交,常来常往。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卢象的好友李白在被贬途中遇赦,游了洞庭之后游九嶷,途经永州(当时零陵郡已改名永州府)。卢象为李、怀两人引介,三人相聚,欣喜无限,邀了当地一些朋友畅饮。筵席上,大家谈天论地,意气风发。半醉半醒之间,怀素离席往绳床上一躺,闭目思索。忽然,他一跃而起,抓起笔饱蘸浓墨,在事先准备好的纸上开始书写李白的诗,但见他笔势快捷,似狂风暴雨,来势威猛。又似大雪纷飞,茫茫一片。转眼间,千余张宣纸被他一扫而光。

怀素的表现,卢象和本地人早已熟悉,而初来乍到的李白,却看得目瞪口呆。他的眼睛发绿,好像缀满了绿天庵的芭蕉叶,他感觉到自己像初到长安见到天子一样惊喜:这世界上居然有这样的和尚!

李白就是李白,怀素潇洒挥毫的身影触发了他的诗兴,于是有感而发,即席作了一首《草书歌行》:“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也许那天,李白写完诗,不顾年龄和身份,立即举杯敬怀素:“来,干杯!”因为他们两只酒杯的碰撞其实就是两个“狂”字、两个“狂人”的碰撞。李白自称“楚狂人”,怀素亦自称“狂僧”,李白被人誉为“诗仙”,怀素后来被人誉为“草圣”,真是旷世知音!

我想,他们的相遇和相知,就好像金庸《神雕侠侣》里的黄药师和杨过一样,虽然二人的年龄存在较大差距,但情性又是何等相近!时至今日,我们似乎还能倾听到两只酒杯的碰撞声和从酒杯里溢出来的酒香。李白的到来,像一阵惊雷,震落了芭蕉林凝聚在怀素身上的孤独,让他阳光萦怀,对自己的书法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向往。

李白向怀素介绍了自己好友杜甫的作品,还提及几十年来叱咤大唐诗坛和书坛的元结、张旭、颜真卿、邬彤和“茶圣”陆羽等人。从李白的交谈中,怀素悟出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只有从自己的家乡走出去,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才能开阔自己的视界,丰富自己的情感,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为此,他开始离乡云游。

怀素首先北上衡州(衡阳),在衡州结识了朱遥。两人相见恨晚,交谈十分投机。席间,怀素狂饮数十杯,酒后兴致格外高涨,少不了玩弄笔翰。其醉酒之神态,狂草之神韵,让朱遥震惊不已。他以《怀素二人草书歌》(《全唐诗》卷204)为题,记下了这场艺术表演:“几年出家通宿命,一朝却忆临池圣……忽闻风里度飞泉,纸落纷纷如踮鸢……状怪崩腾若转篷,飞丝离乱如回风……”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