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散文:大海第一鱼(10)
大黄鱼的故事
黄鱼在海水里能承受的最低水温不得低于8℃。因此,面对低温来袭,俞淳突然灵感爆棚,以南北区域纬度差异构成的温差原理,让黄鱼群落来个接力跑。于是,他迅速在舟山东极岛建了一块“接力”养殖基地。当夏季大陈海域的海水温度升高时,就把大陈深水网箱里的黄鱼,整体拖曳到舟山的接力养殖基地;当冬季来临时,舟山东极岛的海水温度随之下降,就把东极岛接力养殖基地的黄鱼拖曳回大陈安身。在与他交流时,他说出了藏在心中多年的那个宏大梦想:他要建一艘吃水数万吨的大型黄鱼养殖船,比两艘航母还要大,把黄鱼养在这条船里,只要有饵料丰富、海域环境优良、温度适宜的地方,随时可以移动这条养殖船,到海洋的任何地方安家,从此不怕超强台风等突发灾害的袭击。
正因为有李普友、俞淳、周海华等一批企业家的不懈努力,大陈海域以生态、绿色、有机作为标准的大陈黄鱼养殖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凸现,去年深水网箱数量已经达到700 多个,养殖水体达到150 多万立方米,有效养殖面积达到3000 余亩,年放养大黄鱼苗上千万尾,年产大黄鱼近7000 吨,实现产值5 亿多元,产量、产值均占浙江全省的一半以上。我坚信,把东海大黄鱼打造成“国鱼”,已经不是梦!
我看见,“国鱼”正从深蓝中成群结队洄游!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